小学音乐教研5组新教师常规课研讨后记二:教学设计及反思
《扬鞭催马运粮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增加对中国民族乐器笛子的认识,包括笛子流派以及各派之间的音乐风格,及所表现的技巧。
2、通过学习欣赏《扬鞭催马运粮忙》,让学生明白该曲的创作年代以和主要描写的场景及曲子所表现的主题思想。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甜甜蜜蜜的歌》。
二、导入:
通过歌曲《甜甜蜜蜜的歌》中孩子们如今甜蜜的生活导入到农民伯伯生产粮食、运粮食的辛勤劳动,从而引出乐曲《扬鞭催马运粮忙》。
三、聆听全曲,介绍乐曲总体结构(A-B-A)。
四、认识笛子。
介绍笛子的流派及本曲中,笛子所表现的技巧(师示范)。
五、分段欣赏。
通过教师介绍每一段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乐曲所描的生动景象,继而由教师亲自示范各部分的旋律,学生聆听并感受。
六、再次完整聆听。
七、结束音乐课。
教学反思:
初出茅庐的我对于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教学的理解不是非常到位,在听了各评课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后,认为自己在课中最大的遗憾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自己所要教授的内容,并无给学生太多思考和交流的空间,如果能和学生展开更多的交流和互动的话,相信课的效果会更加好。
我认为整堂课中,最大的亮点就是能自己亲自用笛子示范演奏技巧和乐曲吹奏,不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更让学生对笛子有了更深的了解。但在课的过程中,我有提到笛子还能模仿许多小动物的叫声,如:小鸟、小马、小鸡等,但并未作现场演示,我想如果在此能演示小动物的叫声,更能激发孩子们对笛子的好奇心和对学习笛子的积极性。
在此感谢所有听课老师在评课中对我指导,让我受益非浅。
Tags:
作者:教育文稿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