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音符》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7-27 21:44:30

年级:七年级

课时:一课时

指导思想:

运用《音乐新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本课欲在教学方法上有新突破,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探讨问题,从而培养他们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创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学习目标:

通过“流动的小音符”的音乐活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创编活动,明白音符是流动的;在学唱民歌的同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记住12首民歌曲调,能从民歌中探寻音乐创作的一般规律。

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让学生体验“音符是流动”的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参与“流动的音符”活动而激发学生动手创作是本课的难点。

学具准备:

美国音乐之声故事片《音乐之声》的插曲《Do Re Mi

口琴、音符头饰、大歌谱、民歌歌碟、电教设备。

学习活动:

一、组织教学:

播放美国音乐之声故事片《音乐之声》的插曲《Do Re Mi》。

二、“流动音符”的感悟——课堂引入。

(师)刚才这首歌曲是大家都熟悉的美国音乐之声故事片《音乐之声》的插曲《Do Re Mi》,这是一首关于“流动的音符”的歌曲,从这首歌曲中,我们感觉到了奇妙的音符世界,给我们一种很神秘的感觉,其实呀!在音乐的大家庭里,就是由这七个音符成员在流动,让我们感受到美妙的音乐旋律。

三、“流动音符”的体验——新课教学。

1、(师)这七个音符成员就像我们童话中的七个神秘的小矮人,他们可以有千万种组合。请看下面的乐谱[出示乐谱],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