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音乐教案"亚非采风——亚洲篇"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7-28 10:05:51

课题
亚非采风——亚洲篇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亚非采风——亚洲篇”以亚洲民间音乐为核心来组织内容,旨在向学生介绍亚洲各国具有民族风格的音乐,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使他们在领略亚洲各国音乐特点与风格的同时,了解亚洲各国的地域风貌和人文背景,激发其热爱世界民族音乐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歌曲欣赏、歌曲分析,能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感情来演唱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外国民歌,以此培养学生的歌曲分析、处理能力。2)通过编配舞蹈律动,即兴打击乐伴奏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知识与技能:1)分析歌曲的速度、力度和情感,并运用到歌唱之中。2)通过为歌曲即兴编配打击乐伴奏,编创舞蹈律动等活动,使学生了解速度、力度在音乐作品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与塑造音乐形象的关系。
重点
难点
1、能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感情来演唱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外国民歌。
2、为歌曲即兴编配打击乐伴奏、编创舞蹈律动。
教具
学具
 
  钢琴  多媒体  课件  打击乐器
教学环节
时间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备注
 
一、导入
 
 
 
 
 
 
 
 
二、日本民歌《樱花》
 
 
 
 
 
 
 
 
  1’
 
 
 
 
 
 
 
 
  3’
 
(课件出示课题,背景音乐《拉兹之歌》(印度))我们中华大家庭共有56个民族,各民族都有着具有本民族特点的优秀的民族音乐,可谓是异彩纷呈!那在我们美丽的亚洲,又有多少个国家和民族呢?又有多少优秀的民族音乐呢 ?今天这节课就是我们亚洲之行的开始。
 
1、播放歌剧《蝴蝶夫人》片断
同学们听到了什么旋律?
不错,正是我们上学期学过的日本民歌《樱花》。这是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创作的著名歌剧《蝴蝶夫人》的片断,剧中讲述的是一个日本女人的爱情悲剧。请思考,为什么作曲家会在这部歌剧中引用《樱花》的旋律?
 
 
 
 
 
 
 
 
 
 
 
 
 
欣赏
“日本民歌《樱花》”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而民歌《樱花》又是日本民族音乐的象征,这首歌曲的情绪呢,又比较忧郁凄美,因此歌剧中引用《樱花》的旋律是一点睛之笔……”
 
 
 
 
 
 
 
 
 
 
 
 
 
 
 
 
 
 
 
             


 

教学环节
时间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备注
 
 
 
 
 
 
 
 
 
 
 
三、朝鲜民    歌《阿里 郎》
 
 
 
 
 
 
 
 
 
 
 
 
 
 
 
 
 
 
 
 
 
 
 
 
 
 
4’
 
 
 
 
 
 
 
 
 
 
4’
 
 
 
 
 
 
 
 
 
 
6’
 
 
 
 
 
 
 
 
 
 
 
 
 
4’
 
 
 
2、复习歌唱《樱花》(课件呈示《樱花》乐谱,老师钢琴伴奏)
3、日本古老传统的都节调式,特别强调7音和4音的色彩效果,在听觉上会有一种忧郁的感觉。同学们请思考,除此之外,还有哪些音乐要素的作用,使这段旋律听起来忧郁、凄美呢?
4、日本:位于亚洲东北部的岛屿国家
 
1、播放朝鲜民俗风情短片。
大家猜猜我们这去的是哪儿?
2、朝鲜概况:朝鲜位于亚洲大陆东部  的朝鲜半岛上,北和我国相邻。(地图,朝鲜服饰图)  朝鲜半岛自古以来居住着单一的朝鲜族人民,他们能歌善舞,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朝鲜族最具代表性的古老民歌有-------------、--------------,歌唱时常以朝鲜最富有代表性的乐器-------------、-------------作伴奏。(乐器图片)
3、欣赏朝鲜民歌《阿里郎》(课件呈示《阿里郎》乐谱)
(1)找出主要节奏型
 
 
 
(2)歌曲在速度、力度、情绪上有何特点?
(文字:在朝鲜,有许多以“阿里郎”命名的山峰,各地都流传着旋律、结构各不相同的民歌《阿里郎》。不同的《阿里郎》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三拍子,旋律委婉,略带哀愁,分节歌。)
 
4、欣赏歌舞《阿里郎》,注意朝鲜族舞蹈动作的特点
5、为《阿里郎》配上舞蹈律动(老师做示范指导)
 
 
 
有表情地歌唱
 
“缓慢的速度和比较弱的力度也会使歌曲产生如此的情绪格调……”
 
 
 
 
 
 
“朝鲜”
 
 
 
 
 
 
“《阿里郎》、《桔梗谣》”
 
“枷椰琴、长鼓”
欣赏
 
请一学生拍击出主要节奏型:
 
(课件呈示该节奏型)全体学生一起打打这个节奏
 
“慢速、中弱、哀怨柔美”
 
 
 
 
 
 
欣赏,伴随身体的律动 
 
随歌舞一起作舞蹈律动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