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唱出心中的歌》后三课时
第四课时 《啊,朋友再见》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与电影故事相结合的形式,使学生了解歌曲产生的年代及创作
背景,了解二战相关知识,并对电影音乐产生兴趣。
2、学唱《啊,朋友再见》,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准确把握歌曲情绪,用适当的力度和速度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丰富教学容量,拓宽学生的
音乐文化视野。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齐唱《师生问好歌》
二、激情导入
师提问:同学们,知不知道今年是抗战胜利,也就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多少周年?
生答:六十周年。
师: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人物和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有很多电影就是根据二战期间的这些故事改编拍摄而成的。同学们,你们能不能举出一些例子来?
生举例:《地道战》,《珍珠港》,《魂断蓝桥》,《辛德勒的名单》等。
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这首歌曲就是关于二战题材的电影《桥》的主题曲《啊,朋友再见》。
三、新课教学
1、简介电影《桥》的故事情节》。
南斯拉夫电影《桥》讲的是二战后期,德军竭力要保住一座具有战略意义的桥梁,以便撤退。南斯拉夫少校奉命率领小分队前去炸桥,经过一系列惊险曲折的斗争,在桥梁工程师的帮助下及时完成了任务的故事。
2、播放电影片段。
请同学们边看电影,边欣赏影片中的主题曲《啊,朋友再见》。
3、播放教学光盘,仔细聆听歌曲。
师提出要求:边听边思考,歌曲表现的是怎样一种情感?体现了什么样的精神?
4、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回答问题。
(歌曲表现了游击队员们对祖国对家乡的无比眷恋和热爱,体现了战士们为了保卫祖国随时准备牺牲的精神。)
5、再次听音乐,体会情感并哼唱。
6、欣赏意大利原文演唱的歌曲《啊,朋友再见》。
感受原汁原味的意大利民歌风格,并提醒学生注意,电影《桥》是南斯拉夫的电影,而主题歌《啊,朋友再见》是一首意大利民歌。
7、教师教唱歌曲。
8、学生跟随电子琴伴奏演唱歌曲。
9、学生分组演唱歌曲。
要求自信、情绪饱满地演唱,比比哪一组的学生唱的最好。
第五课时《雪绒花》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的演唱,表达对祖国的祝福与热爱之情。
2、在聆听中感受歌曲的情绪与风格,并能以优美深情的歌声演唱歌曲。
3、掌握三拍子的强弱关系、划拍方法,探索表现歌曲的不同形式。
教材分析:
《雪绒花》是一首抒情歌曲。歌曲运用中速(或缓慢)及优美的情调,以雪绒花“小而亮,洁而白”的形象来表达人民祝福祖国的一片纯洁之心。歌曲为C大调式,3/4拍,结构为两段体(即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第一乐段舒展而婉转的旋律是对雪绒花的赞颂,节奏多为“ X-X |X--|”。第二乐段的开始两句以“X OX X |”及“X-X|X-X|X-X|X--|”与第一乐段形成对比,后又再现第一乐段的音调与节奏,使两个乐段既统一又有对比。最后四小节是全歌的高潮,也是歌曲的点题——祝我祖国万年长!
教学重难点:
用优美深情的歌声演唱歌曲,并能创造性的处理歌曲
教学过程:
一、情境中导入
1、情景开课:背景播放电影《音乐之声》中的歌曲《DO RE MI》,学生进入教室,师生随音乐律动。
2、谈话导入:
师:从刚才这首歌里大家听到了什么?
生:自由谈(1do,2re,
师:听得真仔细!这七个音符就象童话故事《白雪公主》中的七个小矮人,瞧,他们来了!
3、课件展示:
师:下面,我们和小矮人来做个游戏,听一听,是谁在唱歌?
二、游戏中激情
听音游戏:出示7个音符,先给出1(DO)的音高,然后随机出现其他的几个音,让学生唱出来,可先唱1、2、3、4、5这5个,在听准后再加入其它几个。接着,教师请7个学生扮演小矮人,然后用琴弹奏任意两个音,先让扮演小矮人的同学听,再让下面的同学听,听出来以后,两个人握一握手。
小结揭题:这7个音高低各异,就是由它们组成了动听的音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好听的外国歌曲。出示课题——《雪绒花》。
三、听赏中感受
教师简介与歌曲有关的剧情:这首歌曲和前面我们听到的《DOREMI》,都是美国音乐故事片《音乐之声》中的插曲。这部故事片讲述的是20世纪30年代奥地利萨尔茨堡的事情。一名叫玛丽亚的年轻修女,生性活泼爱唱歌,一次偶然的机会,来到特拉普上校家担任家庭教师,玛丽亚用爱心与音乐和几个失去母爱的孩子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在上校不在家的时候,玛丽亚和孩子排练了合唱。当孩子们用甜美、和谐的歌声迎接上校回家时,歌声深深打动了上校,他情不自禁地弹着吉它唱了一首动听的歌,我们一起来欣赏。在欣赏的同时,动动你的手,摇摇你的头,感受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好吗?
(一)播放《雪绒花》音乐。
师:能听出是几拍子吗?(生:自由谈)我们一起来划划拍子。
(二)学唱《雪绒花》
1、节奏练习
师:这是歌曲的节奏,大家拍一拍,看有什么特点?(告诉学生三拍子及其拍法,板书三角形)
生:X-X |X--|贯穿全曲,一、二、四句基本上是一样的。
2、难点突破
① X OX X|X X X |X-X|X--| ② X-X|X-X|X--|X--|
3、学习旋律
随琴用“lu”模唱旋律,身体轻轻摇晃。
(旋律分析:A段共16小节,节奏舒缓、旋律起伏变化较小,亲切抒情有赞颂祖国之意。B段也是16小节,第一句节奏变化出现了休止,旋律也出现了五度跳进,与A段形成对比,表现出了对祖国的热情,情绪较为激动,力度相对加强。第三句再现A段主题,在祝福祖国万年长青的歌声中结束全曲。)
4、学习歌词
①按节奏朗读歌词,读准字音。随音乐节奏,师生一起边打拍子边读歌词。
②教师播放歌曲伴奏,学生随音乐轻声跟唱。
③齐唱歌词,注意用怎样的声音演唱的(如轻声、柔和地、深情地等)
四、表现中拓展
1、播放《雪绒花》视频,体会英文歌曲的风格,听后说说对歌曲的感受?
2、学唱英文歌词。
3、学生随范唱一起用英文深情地演唱。
第六课时《班级演唱会》
教学目标:
一、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加强学生歌曲的积累,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二、提高学生音乐素质,增强竞争意识,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准备:
搜集自己会唱的歌曲,可以是教材中的,也可以是影视剧歌曲或流行歌曲,可用歌本抄好备忘。
活动重点:
学生的歌曲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音乐声中进入主题)
师:同学们,你们都喜欢音乐吗?我想,大家最喜欢的可能还是唱歌吧!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的殿堂,去遨游歌曲的海洋。(出示活动主题——歌曲大比拼)
二、活动开始
师:首先,请同学们自己推选出你们信任的评委、记时员、记分员和监督员,然后由评委宣读比赛规则。
评委:下面我宣读比赛规则(略)。让我们进行特长展示,把你的绝活施展出来,贡献同学们的掌声。接下来,我们按照座位顺序将同学们分组。
师;下面我宣布,音乐活动课正式开始
(一)人人必唱(唱一首加10分)
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要唱一首,看哪个小组唱得歌最多,按照数量计分,一首计一分。
(二)小组推选
每个小组推选出最喜欢唱歌的同学,唱一首加十分
(三)歌喉展示(满分100分)
学生自由选择歌曲演唱,把自己最喜欢的歌曲,唱的最好的歌曲,向同学们进行展示。唱得好的同学分别给他所在的组加十分。
三、结果总评:评委公布各组得分情况及优胜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