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唱出心中的歌》前三课时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8-12 17:58:06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唱出心中的歌》

 

单元教学目标:

1、会唱所教歌曲,并能背唱其中的12首;

2、能大胆、自信地独唱或与同学一起演唱;

3、能准确把握歌曲的情绪,声情并茂地演唱。

设计意图:

同学们带着兴奋与好奇的心态跨进中学校门,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音乐才华,尽情歌唱。

教学重点:

   在歌曲演唱中把握歌曲的情绪,能有表情地演唱。

教学时数:六课时

第一课时   《新世纪的新一代》

教学目标:

有感情的演唱《新世纪的新一代》,能够用三角铁,小铃鼓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并选择适当的音乐为诗朗诵配乐进行即兴表演。

重点与难点:

感受歌曲的演唱情绪,能够有感情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学生听音乐进入教室,师生相互问好。

    2、 故事引入:(《高山流水》)古时候,有一个音乐家叫俞伯牙,一次他在山中弹琴,有一个樵夫叫钟子期,从他旁边经过,听到他的琴声,就说:一会儿象雄伟的高山,一会儿象浩荡的江河。伯牙就以他为知音,后来,子期不幸去世,伯牙心中万分悲痛,就摔琴断弦,说自己失去了知音,永远不弹琴了。

二、感受与体验

歌曲分析:李幼容词、刘磬声曲。歌曲为二段体结构,全曲具有强烈的号召性和热烈的呼吁感,旋律明快奔放,情绪激昂,充满活力,表现了祖国新一代接班人的决心与信念。

1、放《新世纪的新一代》的歌曲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热烈,充满活力的情绪,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

2、讨论:对刚刚听到的歌曲进行初步的分析,: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歌曲的速度为什么用“中速稍快”而不用慢速来表现?歌曲演唱有什么特点?

3、再次播放歌曲录音,结合讨论的问题再次聆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力度、速度、演唱情绪。

4、学生听录音学习旋律,教师用钢琴弹奏,学生先轻声哼唱,边唱边体会歌曲的意境。

5、请学生仔细观察,找一找、议一议、谈一谈,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如:第一乐段四句节奏完全相同;歌词与旋律结合紧密,一字一音;旋律的2468小节第三拍处标有拍击节奏的记号和“小过门”;第二乐段1---12小节的第一拍和1314小节的一、三拍都标有“三角铁”记号。让学生知道和理解歌曲第一、第二乐段的节奏有什么变化和特点,这些手段都是为表达歌曲意境、情感服务的。

6、在老师的钢琴伴奏下,进一步练唱歌曲,直至熟练演唱.

7、按照教材要求,在拍手处击拍节奏,在”三角铁”处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自信的演唱1-2遍。

三、探索与表现

1、学生两组表演,看哪组演唱的声音洪亮,情绪饱满,音高、节奏准确。

2、学生讨论:这首歌曲还可以采取哪些演唱形式?(独唱、领唱等)

3、教师可以按照学生讨论的意见,采用多种方法和演唱形式练唱,边唱边拍手打节奏.还可由学生自主设计其它方式进行表演。

4、评价:生生互评、师生共评。

 

第二课时《大海啊故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初步感受歌曲的思想情感。

2、为歌曲创编尾声,培养音乐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1、感受歌曲情绪,表达歌曲情感。

2、展开丰富的想象,为歌曲创编结尾。

3、为歌曲编陪拌奏,器乐、声乐相结合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歌曲的旋律、用手化节拍口唱旋律的方法,以加深对歌曲的印象。

在演唱时用Lo Lao代替唱名演唱曲谱时,要保持正确的演唱方法,划拍要准确。

二、新课教学

教材分析:《大海啊!故乡》王立平词曲,作于1983年。是电影《大海的呼唤》的主题歌。歌曲旋律平缓,优美动听,歌词质朴深情,如叙家常。

1、听我唱:放录音,学生边听边跟着划拍,感受歌曲情绪

2、大家唱:学生随教师钢琴学唱旋律(要求声音不能太大),思考:歌曲各乐句的情绪有什么变化?

3、师生分析歌词,请一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全体同学用“哼鸣”唱旋律。(朗读的同学要有感情,全体同学演唱方法要正确。)

4、表演唱:教师请一个唱的较好的同学上台演唱

5O K唱:全体学生随伴奏唱,教师指挥。

6、学生创编尾声:用竖笛试奏,并给旋律加歌词(身旁),全体同学唱同学创编的尾声。(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要积极引导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三、歌曲处理

1、竖笛练习吹奏曲谱。(吹奏竖笛姿势要正确、指法要准确。)

2、编配伴奏音型并练习吹奏伴奏谱。(每一件乐器选择的节奏要准确。)

3、分成两组,唱、奏声部要均衡

4、加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学生的演奏是否能够表达歌曲的思想情感。)

5、综合练习表现歌曲。

课堂评价:

1、是否通过演唱、演奏感受到歌曲的情感。

2、是否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了他们的创造力。

教学后记:

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亲身感受音乐作品的情感,要运用不同教学手段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去感受音乐作品,并使他们的创作思维得到发展。

 

第三课时《快乐老家》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快乐老家》和利用自制打击乐器参与伴奏,让学生感受学习音乐的乐趣,并能以积极、健康的态度面对生活,感受生活的快乐。

    2、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节奏特点,尝试创作歌词,了解歌曲的演唱形式和打击乐器参与伴奏的方法,能自信地、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自信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切分节奏,休止符。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播放《向快乐出发》MTV,学生随音乐的节奏律动。

师:生活中处处都充满着快乐,人们表达快乐的方式有很多,唱快乐的歌曲是表达快乐心情的最直接的方式,你会唱哪些表达快乐心情的歌曲?能为同学们唱上几句吗?

二、感受与探索

歌曲分析:《快乐老家》是近几年来深受广大青年朋友喜爱的优秀通俗歌曲之一,由浮克作词作曲。歌曲为二段体结构,旋律平缓,容易上口,歌词通俗易懂,亲切自然。音域不宽,很适合七年级学生演唱。

(一)听一听:听赏《快乐老家》,感受其旋律的特点,思考这首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二)说一说:按照歌曲的节奏朗读歌词,体会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

(三)唱一唱:有感情的歌唱《快乐老家》,解决歌曲中较难的节奏。

1、跟老师的琴声有感情的小声演唱,可以用拍手和摇头来体会快乐的情绪

2、解决难点节奏

3、大胆演唱,教师指挥

4、学生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并演唱

三、表现与创造

1、奏一奏:学生尝试用自制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师:为了让我们的演唱更丰富多彩,我们来为歌曲配上打击乐伴奏,请同学们展示你们在课外自己做的乐器。请几个小乐手来组成一个小乐队来为我们的歌唱伴奏吧。

2、创一创:按照歌曲的节奏创编歌词

师: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定有不少快乐的经历,请同学们尝试着把你最快乐的经历按照歌曲的节奏写成歌词和大家一起分享吧。我相信你们个个都是优秀的词作家。

3、演一演:学生演唱自己作词的《快乐老家》,各组进行评价,评选最佳创作小组及个人。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