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_生产与经济制度 2012年高考政治必修1一轮复习讲练析word学案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
考点 考纲解读
1.生产与消费 理解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理解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的重要性
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了解公有制经济的含义;理解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阐释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合我国国情
3.生产的微观主体——企业 了解企业、公司的含义;能运用公司的经营发展措施解决现实问题;了解企业兼并与破产的意义
4.劳动者 了解劳动和就业的意义,理解几种就业的途径和创业方式;懂得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5.商业银行 了解利息的计算方式,理解利率调整对经济的影响
6.投资和融资 了解股票、债券、商业保险的特点;比较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几种投资方式的异同,依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投资理财方案
本单元的内容与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公司的经营与发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扩大就业,各种投资行为是2011年河南高考的重要关注点。
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宏观调控下政策发生相应的变化,扩大内需成为当务之急。扩大内需的经济理论依据就是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因此,该考点可能以主观题形式结合国家宏观调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呈现,考查综合探究和论证能力。
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劳动者在生产发展中起主导作用。高考中将以选择题形式,着重考查企业的自主创新、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劳动者维权、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并且选择题会具有较强综合性,侧重对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透过新中国60年看我国居民理财方式的变迁,目睹股市涨跌和政府债券的发行,高考中将以选择题形式考查股票、债券的特点,商业保险的作用。
本单元备考中,要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全面、准确梳理基本知识,突出主干,掌握自主探究性试题和图表题的解题技巧,及时关注社会热点,学会用政治术语准确表述。
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
一、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1.生产与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的①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②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消费拉动③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使生产过程得以完成;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④劳动力,能够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3)社会再生产及其环节。
任何 社会都需要生产过程的不断重复和更新,这就是再生产过程。
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直接⑤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与纽带,⑥消费是最终目的和动力。
◆ 温馨提示
不能认为凡是消费都能促进生产的发展。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具有二重性。当消费的增长和变化与生产的增长和变化相适应时,消费对生产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则对生产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大力发展生产力
(1)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
理论依据:⑦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决定消费,这要求我们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由社会主义⑧主要矛盾决定的,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大力发展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⑨物质技术基础,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⑩优越性;有利于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2)怎样大力发展生产力?
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以○11经济建设为中心。
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
必须加快○12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通过○13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不相适应的部分,完善社会主义各项基本制度。
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公有制为主体
(1)○14公有制为主体、○15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公有制的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16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3)公有制的内容。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17国有经济、○18集体经济以及○19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国有经济——
内涵:由社会○20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公有制形式,它同○21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地位和作用: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22支柱,它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23主导作用。
集体经济——
集体经济可以体现○24共同富裕的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对发挥○25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具有重大意义,对实现○26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
(4)增强公有制主体地位。
必须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27现代企业制度,必须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必须推进○28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
(5)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第一,公有资产在○29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第二,○30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31主导作用。
◆ 温馨提示
基本经济制度不同于经济制度,不可把二 者混为一谈。之所以用“基本”二字,是因为在生产关系的构成当中,所有制始终处在基础地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一般包括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专指所有制结构。
2.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非公有制经济的内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名称
项目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外资经济
不
同点 含义 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32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 以生产资料私有和○33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 是指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投资者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在我国大陆设立的○34独资企业以及○35中外合资企业、○36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
特
点 ①个体经济以劳动者自己的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和支配。②个体经济以手工劳动为主,具有规模小、投资少、设备简单、经营灵活等特点 与个体经济相比,规模较大、设备较先进、劳动生产率较高 按投资分配
作用 在利用分散的资源、发展商品生产、促进商品流通、扩大社会服务、方便人民生活、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①可以集中和利用一部分私人资金,为发展生产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服务;②可以吸收劳动者就业,增加劳动者个人收入和国家税收;③对提高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有积极作用 ①有利于引进境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学习境外的先进管理经验;②有利于扩大就业,扩大出口,增加财政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