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四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下四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本学期第十二周星期四,我校统一组织了各年级进行了各学科期中考试。现将所任教的四年级数学期中考试情况做如下分析:
一、试题答题情况
1、整体水平:参试人数54人,参试率100%,及格35人,及格率64%,优秀人数15人,优秀率27.8%,最高分97分,最低分12.5分,平均分72.9分。本次考试成绩整体水平不容乐观,需及时反思和改进。
2、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分析:
(1)、大多数学生掌握相对较好的知识点:大数的读写、比较;用计算器计算;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乘法计算;一步计算的乘法文字题。
(2)、大多数学生还没有熟练掌握的知识点:大数的改写及求近似值;角的度数计算;两步计算的文字题和应用题;估算乘法。
二、学情分析
好的方面:
1、大部分学生上课能踊跃举手发言,学生的上课习惯正在逐步养成,课堂气氛活跃。
2、大部分学生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及时接受检查。
3、部分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表现出色,在全班起到了示范作用。
不足方面:
1、全班学生两极分化十分严重。全班达到85分以上的人数和低于50分的人数均在15人左右,最低分和最高分相差近90分。十几个学困生基础十分差,连最基本的计算都很困难。
2、大部分学生的思维模式呆板,不能灵活解决问题,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很差,致使两步计算的文字题和应用题无从下手。
3、部分学生的解题习惯差,没有认真审题和检验的意识和方法。
4、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差,不善于抓题目的关键字眼,不抓主干条件和问题,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困难,判断题和选择题错误较多。
5、大部分学生没有倾听的良好习惯,也没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请教的习惯。
三、教情分析
好的方面:
1、课堂上注重了组织课堂纪律,善于培养学生的上课常规习惯。
2、课堂教学中,注重结合生活实际问题和素材进行教学,有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上课有激情,注重创设学习活动和情景,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4、注重借用远教设备和优质课程资源进行教学。
5、注重对学生的中肯评价,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表扬和批评学生。
不足方面:
1、只注重新授课和复习课,而忽视了练习课和讲评课。
2、很多课堂教学准备不充分,钻研教材不深、不细,不能结合学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3、教学中教师讲话多,对学生不信任,给学生独立思考和实践的机会少。
4、教学中只重视了知识重难点的突破,而忽视了反馈练习、深化训练和拓展训练,出现“学生学会了但不熟练或似懂非懂”的现象,致使对学过的知识易遗忘、易混淆。
5、由于主客观等多种因素,教学时间耽搁多,部分教学内容的课时安排不合理,忽视了对学生课外学习任务的检查、评定和查漏补缺工作。
6、由于工作时间等因素影响,忽视了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不能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外学习辅导,对学习任务和要求还是采用了“一刀切”,出现了“好的吃不饱、差的吃不了”的两极分化现象。
四、后期改进计划
1、进一步夯实备课工作,做到课前认真钻研教材、积极搜集教学素材和开发利用优质教学资源,科学设计教学活动,确保每节课准备充分、上得成功。
2、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尝试进行“四自”教学模式实验。教学中注重启发式引导,多给学生思考、交流、展示的时间和空间。每堂课教师讲课时间尽量控制在15分以内。
3、课堂上用更多的时间进行知识反馈练习和强化巩固训练,并适当给优等生提供拓展深化训练的机会,实现每堂课知识训练和知识矫正时间不少于15分钟,争取“堂堂清”。
4、统筹安排时间,挤时间对学生的课外学习任务进行辅导和督查,发挥“学习四组”的作用,保证学生课外学习的效果。
5、采用“人盯人”、“结对子”、“面批面改”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学困生的学习辅导,并及时做好思想动员工作,使其有阶段性的进步。
6、平时教学和辅导中,注重交给学生的基本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习惯、学习习惯、解题习惯,以及灵活的思维模式和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