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查找“折线统计图教学实录”更多相关内容
中查找“折线统计图教学实录”更多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自己去吧》教学设计1
- ·下一篇文章:《圆的周长》说课稿
折线统计图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及其特点,知道制作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方法,学会在有横轴和纵轴的方格图上画出折线表示数据及其变化情况。2、使学生看懂单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及其变化情况作数量的简单分析。3、使学生体会统计在生活里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统计图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渗透统计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2、学习折线统计图的制作。
教学难点:能根据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或预测。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事先搜集有关数据。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新。
1.谈话:谁能说说,我们最近学过哪些统计的方法?
生1:我们学过统计表,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
生2:我们还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2.欣赏几幅统计图-----揭题。
师:老师带来了一张统计图,请同学们欣赏。
(多媒体出示,条形统计图)
提问:这是什么统计图?
生:条形统计图。
师:从这张条形统计图中,你获得哪些信息?
生1:我知道了2002年第一车间的生产工业产值最多。
生2:我知道1999年第二车间的最少。
生3:我知道这四年的生产工业产值是越来越多的。
师:条形统计图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步骤是什么?
生1:最大的特点是能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多少。
生2:制作条形统计图要先画出互相垂直的两条射线……
师:在画条形统计图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生1:要写上图的名称,制图日期,标明数据。
生2:还应注意写上单位、0刻度。
生3:复式条形统计图还要画上两个小方格,区分哪个条形是属于哪个车间或其他的。
师补充说明:那两个小方格叫做图例,用来区分复式统计图的各个条形的所属。
……
师:老师还制作了另外一种统计图。
(多媒体出示,折线统计图)
生(齐说):这是折线统计图。(板书:折线统计图)
师:你在哪儿见过折线统计图?
生1:电视上分析股市行情时见过折线统计图。
生2:医院里做的心电图就是这样的图。
二、教学新课
1.学习制作。
(1)师:看来折线统计图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与条形统计图比较,你认为折线统计图有哪些特点?
生:能看出数量的多少!
生:能让我们看出谁是最多的;谁最少!
师(手随折线运动,提示):还有什么特点?
生:能看出数量的变化。
整理学生的发现并板书:不仅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2)出示例题
师:看到折线统计图有这么大的作用,大家想不想自己制作一张条形统计图?
生:想!
师:结合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你认为折线统计图应该怎样制作?
生1:我认为折线统计图的制作和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类似,要先画出互相垂直的射线,将水平的射线平均分成若干份,将垂直的射线按照具体数据确定单位长度的数据……
生2:我同意她(生1)的说法,但是我认为折线统计图要画出折线。
2.演示制作。
(1)出示多媒体课件,演示折线统计图的制作
先出示图的名称和制图时间,再画出互相垂直的射线,划分好两条射线上的间距。
师:为了让人能清楚的找出每个点的位置,所以折线统计图中往往要借助方格。(多媒体出示)
(2)师问:接下来我们该干什么呢?
生1:找出每个月气温的位置,点上点,连线。
师:我们管这叫做描点。描点后就要~~
生:连线。
师:我们还应该注意什么?
生:写上数据。
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演示。(板书:描点、连线、写数据)
3. 读图分析。
(1)师:观察制作完的图,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思考、交流)
生1:我知道了八月的气温最高。生2:我知道一月份的气温最低,只有2度。
师:哪两个月的气温上升最快?
生1:四、五月份的气温上升最快!生2:不对,应该师三、四月份的气温上升最快!因为从三月份到四月份气温上升了6.5度。
师:哪两个月的气温下降最快?
生1:十一月到十二月。生2:不对,应该是八月到九月。
师:回答问题一定要经过细心观察和计算,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生3:应该师十月到十一月。通过计算我发现气温下降了7.5度。
(2)小结:谁能说说从这幅图上你不仅知道了什么?还知道了什么?
生:从这幅图上我不仅知道各月的平均气温,还知道各月平均气温的增减变化情况。
4.当堂练习:
完成“做一做”,实物投影订正。
三、随堂练习:
1. 读图分析。
(1) 出示一位病人每隔4小时的体温记录折线图。
(2)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这位病人的最高体温是39.5度,他在发高烧。
生2:我知道这位病人的身体基本要好了。
师:为什么?
生2:因为这位病人的体温逐渐下降到正常体温了。
生3:我知道这副图上的虚线代表人的正常体温。
生4:我知道这位病人在4月7日到4月8日的体温比较高。
师:你能看出护士多长时间为病人测一次体温吗?
生5:6个小时测一次。
……
2. 制作分析。
完成练习十三第一题。
实物投影订正,看图回答问题。
3.利用作图纸完成第二题。
四、拓展延伸:
师:将课前你们收集的自己的六年的身高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生在作图纸上制图。
师利用实物投影出示两位学生的折线统计图。
问:看这两副图,你能比较出谁在这六年中长得快吗?
学生发表了不同的见解。
引导:这样从两张统计图上不容易比较出谁长的快,如果我们将两位同学的身高绘制在一张统计图上就可以很容易比较出来了。象这种复式的折线统计图,我们流到下节课再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