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形状》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小学科学探究教学观摩与学术研讨会获奖教案.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3-11 13:37:26

教材说明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中的第一课,本课主要通过把纸折成不同的形状,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形状具有不同的承受力,从而发现材料弯折变形能增大它的承受力。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生活中物体的4种基本形状;

2、能预测不同形状的结构哪种承受力大些;

3、初步学会改变纸的形状和纸筒,增大其承受力的方法。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体的形状不同,其承受力也不同;

2、了解形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欣赏自然界生物奇妙的形状与结构,感叹它给人们带来的启示;

2、体验与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乐趣;

3、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生产、生活问题中的作用。

二、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做纸筒与承受力实验的卡纸、两面胶、足够数量的课本;

教师准备:PPT课件、标本实物、鸡蛋等;

三、教学过程:

一)认识5种简单形状   

1、导入:今天的课堂上,我先带大家到大自然中去看一看(PPT课件展示),郁郁葱葱的树木是最常见的,它们的树干是什么形状的呢?

2、这里还有很多诱人的果实呢,你们看,草莓是什么形状的呢?西红柿是什么形状的呢?还有这里的西瓜又是什么形状的呢?(方形西瓜)

3、讲述:我们对自然界和我们生活中的物体进行仔细观察后会发现,大多数物体其实都是分别由这4种基本形状构成的(ppt出示,抽生认读:圆柱体、圆锥体、立方体、球体)。生活中人们制造的很多的物体也都是由这些形状被切成一半或更小些组合而成的。

4、交流:不信,同学们就来看一看说一说,下面这些人们制造的物体都包括刚才的哪些形状?这些形状有什么好处?(PPT课件出示:凉亭、长廊、帐篷等)

5、提问:同学们,分别支撑凉亭和长廊的柱子一个是圆柱体的,一个是立方体的,除了造型不同会给人带来不同的美感之外,那么工人师傅在设计建造时,是否考虑到它们在承受力大小方面,是否也有差别呢,对于这个问题,你们想不想来研究研究?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1、折形状(板书课题:折形状)

二)探究增大薄形材料承受力的方法   

1、谈话:今天的研究就让我们从一张纸开始吧!动脑筋想一想,将一张薄薄的纸怎样立在课桌上,能把一本科学书托起来呢?要求是:书离桌面15厘米以上。(ppt出示)

学生思考后回答:A.折成纸筒(教师根据回答:出示相应的一个纸筒)

2、教师演示。(纸筒托起了书本)

3、提问:纸筒还可以折成别的形状吗,再想想看?(圆筒形、三角形、四边形、六边形等)

4、预测:

(1)问:以圆筒形、三角形、四边形、六边形这四种纸筒为例,哪种形状的纸筒托起来的书最多,承受力最大?(抽二生回答)

 (2)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猜测,请同学们将自己对四种形状纸筒承受力大小的预测结果填在实验记录单相应的表格中。(用序号表示)

3、师:大胆的猜测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怎样才能验证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呢?(实验)老师发现每个同学都开始跃跃欲试了,心动不如行动,下面我们就利用折形状的实验来验证。

(1)首先我们来折纸筒。请每8个同学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进行任务分工,分别折出这四种不同形状的纸筒,可以两个同学合作折一个纸筒。仔细想一想,为了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同一个小组同学折纸筒时要注意什么?(抽二学生回答)

师出示PPT---折形状要求(教师读):

a、纸质一样、纸的大小一样、粘卡纸所用的胶一样。

b、每个小组所折的纸筒高度一样(我们统一以纸的宽作为纸筒的高)

C、粘纸时重叠的宽度要一样,纸的缝隙粘牢固,纸筒上下两边要平。

教师重点指导六边形纸筒的折法。(教师讲解示范)

小组折纸筒(教师巡视指导)

 (2)纸筒折好了,开始实验验证。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什么呢?(出示PPT—实验提示,抽一生读)

a、实验用的书本要相同。放书本时,要对准纸筒中心,轻拿轻放,防止人为的倾倒。

b、每个纸筒只能做一次实验,如重复使用,实验结果将不准确。

c、如放4本书纸筒被压坏,它的承受力应为3本书。

d、要把每次实验结果及时记录下来。(问:还有没有补充?)

(3)小组实验并填写实验记录。(教师巡视指导)

4、实验汇报,分析数据:

(1)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指导学生按实验过程进行汇报)

(2)结论:教师同步记录数据,师生分析数据;

小结:同学们真厉害,动脑筋将一张薄纸一折一弯,改变了它原来的形状,它的承受力就增大了!(ppt出示)(板书:物体的形状不同     承受力大小不同)

3)对于刚才的结论,同学们还有问题要问吗?(圆柱形纸筒承受力最大的原因备答:因为圆柱没有角,任何加在上面的重量都会均匀地分布,所以圆柱每一个点承受力并不大,而整体却能承受比较大的力。)

看来,课前提出的分别支撑凉亭和长廊的圆柱体和立方体柱子的承受力有没有差别呢?(有)通过动手实验我们找到了答案。

三)体验薄形材料的承受力

1、谈话:大家刚才研究得很投入,下面我们轻松一下。

2、谈话:我们传统的端午节刚过,大家在节日里,都吃鸡蛋了吧。我今天拿来了三枚熟鸡蛋。本来,鸡蛋壳又薄又脆,但我现在要请出我们班力气大的同学上来,把鸡蛋握在手中,用力气看谁能把它握破。(学生尝试)

3、师:薄薄的鸡蛋壳的这种神奇力量主要应归功于它凸曲面的形状!它能把外力均匀地分散开来。

四)科技技术在生活中的运用

1、举例:你们看,还有……(展示薄壳结构的生物标本:线条优美的海螺,玲珑的贝壳;还有花生壳、瓜子壳等。这些生物的形状原理与蛋壳基本相似,都具有轻巧坚固的优点。)你还能举出哪些例子?

3、生物这种神奇的外形特点,被人们广泛地运用到了生活中,建筑师模仿这种生物的外壳,设计了许多造型奇妙的建筑。(ppt出示)

五、拓展总结:

1、拓展:是啊!把科学原理运用到生活中,就大大改善、美化了我们的生活!

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问题:仔细观察,与乒乓球比较(出示实物),鸡蛋的一头比较大,另一头就比较小,这样的形状有什么好处?(提问,答案:比较稳固,不易滚动)

师:看来,大自然中任何一种生物(动、植物)样子的形成,其中的奥妙真是多啊!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大胆研究,就能有了不起的发现!

2、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习的快乐吗?你有很多收获吗?同学们的表现真棒!科学改变生活,愿大家都争做小小科学家!下课!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