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设计 课题:亚洲民族音乐之旅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8-12 16:32:54

二、教学策略
“在动中学,乐中学”
教师带领学生随着印尼音乐一起欢乐的律动进教室,并学跳一段朝鲜舞,营造一种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亚洲音乐的兴趣。在创作与活动中,安排了教师与学生一起跳竹竿舞,让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体会亚洲音乐的独特风格,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在活动中认识到了相互合作、相互沟通的重要性。
“以情感为主线”
黑格尔说过:“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的根本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只有不断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产生情感共鸣,用“情”字架起心灵与音乐之间理解与沟通的桥梁,才能较好的实施音乐教育的总体目标——审美教育。在传统的歌曲学习过程中,由于较偏重声音技巧的训练,有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学生会在心理上产生厌倦感,歌唱兴趣减退,状态比较消极。在演唱歌曲《静静的傍晚》中,教师通过范唱,以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体验,用合适的声音、表情、体态帮助学生感受歌曲、了解歌曲和表现歌曲,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对学生情感的投入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双向情感沟通的渠道。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对歌曲进行情感处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以活动促求知”

    中学教师是以基础教育为目标,要求学生向广博与精深方向努力,却永远满足不了学生中多种多样的要求。在本课中,教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前从网上查找有关亚洲国家民族风情的资料,并通过下载拿到课堂上同学交流。这样,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学会了如何收集、整理信息,不仅扩大了知识面,而且也提高了学习的实践能力,另外,通过这一活动,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下了“交往”的空间,引导他们进行良好的交往与合作,这样不仅能营造平等、民主、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思想。

上一页  [1] [2]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