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 《青春演唱会》教学案例
《青春演唱会》教学案例
惠安县螺城中学 郑小龙
年级:七年级
课题:《青春演唱会》
课时:1课时
课型:以学生有创新设计演唱会为主的艺术实践综合课
教学准备:音响、电视、钢琴
教学分析
本节课把第一单元、第五单元、第八单元的基本内容有机的紧密结合起来,围绕学生很喜欢,也很熟悉的表演形式——演唱来安排本节课的内容。本节课是一次以学生创新和表现为主的实践课。主要是让学生根据自己体会和感受有创意地设计出一份青春演唱会的节目单,然后组织实施,大方自信地表演自己所喜欢的节目,真实地去感受生活的快乐,学习的快乐,并能对自己和他人的节目作出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价。在学生亲自参与整个演唱会的设计和表演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体会生活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锻炼他们的艺术实践能力。
教学设计
通过教师在课外的辅导,引导同学们从实际出发,启发学生创新,师生一起设计节目单——演唱会方案——组织演出(包括教室的布置),让学生参与整个过程,体验其中乐趣。这样课内课外的有机结合,既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有可能,可邀请班主任和其他
教学重点
如何将通过课外辅导,将这台节目设计更有新意、更艺术、更合理。
教学难点
演唱会的形式要求不拘一格,人人有节目,个个要上台,对那些在组织、策划和主持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更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
教学目标
(1)能积极参与演唱会的全过程及演出活动。
(2)能独自或与同学一起大方地上台表演节目。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1.让学生在富有青春,激情的歌声中,缓缓踏入已布置的像演出舞台一样的音乐教室,按前、左、右三个方块坐好。
2.师生问好
设计意图:同学们一踏进音乐教室,不仅可以听到激昂的旋律而且映入眼中的那温馨、祥和的音乐教室,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同学们更快进入演唱会的角色,激发同学们的表演欲望。同时座位的改变减轻师生的心理压力,形成一种轻松平等的师生关系,给学生新鲜感便于相互学习。
二、 激情导入(1分钟)
师:同学们好!非常高兴我们又相聚在音乐教室,今天我们主要内容是开
一场属于我们自己的“青春演唱会”,我知道同学们近段在充分利用课外时间且非常积极投入准备,那么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同学:准备好了!
师:这是属于你们的舞台,同学们唱吧!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做的很出色,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我们的两位主持人。
学生:热烈鼓掌
设计意图:教师富有号召力的导入,让同学们更加集中精力,情绪更加高昂的精神状态投入,这一节课的活动当中,同时教师恰如其分的语言给同学们心理带来莫大支持与鼓励。
三、 组织表演(39分钟)
螺城中学112班青春演唱会节目单
一、 男声小组唱《新世纪的新一代》
表演者:新世纪演唱组合
二、 女声二重唱《天空》
表演者:亮丽组合
三、 女声小组唱《踏浪》
表演者:梦幻组合
四、 独唱《美丽的梦神》
表演者:郑雯斓
五、 男声小组唱《啊,朋友再见》
表演者:战友组合 李小龙 黄冬冬等
六、 男声重唱《七里香》
表演者:新空气组合 潘晓滨 林晓东
七、 女声小组唱《大海啊,故乡》
表演者:神话组合 庄金红等
八、 女声二重唱《发如雪》
表演者:真情组合 史茵谊 曾丽佳
九、 独唱《美丽的侗乡》
表演者:骆然
十、 女声小组唱《快乐老家》
表演者:快乐组合 庄灵等
十一、合唱《青春舞曲》
表演者:112班合唱团 指挥:史茵谊
策划:112班班委
主持人:陈达兴 史茵谊
台词:陈达兴
设计意图:通过同学们自主的设计节目单——演唱会方案——组织演出(包括教室的布置,主持人的选择,台词的撰写),让学生参与整个过程体验其中乐趣。教师在台下当热心观众为他们精彩演出喝彩,或当好“音响师”,或用钢琴为他们伴奏,并且教师要在每个节目即将完成那一刻给予恰如其分(要求:时间短、语言风趣幽默、客观)以鼓励性为主的讲评,以便同学们形成一个较为客观评价方向。始终要求音乐要连贯,如同学要上台准备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