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巧手》教学设计 一年级
教学内容:欣赏《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歌曲《理发师》
课前创制乐器—沙锤,并为歌曲伴奏。
年级:一年级
执教:义桥实验学校 葛月红
教学目标:
1、 聆听《我有一双万能的手》,知道我们的小手能做许多事情,并能用相应的动作来表现劳动时的愉快心情。
2、 学会《理发师》这首歌曲,感受歌曲的欢快与幽默,并初步了解澳大利亚的风土人情,尝试用动作来表现歌曲的情绪。
3、 在课前自制沙锤的过程中,体验劳动创造的乐趣,并能X X X X 和X X XX X参与歌曲的伴奏表演活动。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以劳动为主题,用“手”来贯穿。先是猜手的谜语,引出我们的小手最能干,样样事情都会做,真是一双万能的手。欣赏时,用《你的名字叫什么 》的旋律来一问一答,了解小朋友的手会做什么,再让学生聆听歌曲中的手做了哪些事情。在社会大家庭中每个人的手又有不同的绝活:引出《理发师》,学唱和动作表演完毕以后再来尝试课前制作好的沙锤以及舞板来伴奏,让学生体验乐器伴奏和表演的乐趣,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最后,在《我有一双万能的手》的音乐中结束教学。整节课主题集中于“手”,让学生明白劳动光荣的道理,并在一系列音乐活动中受到热爱劳动的思想教育。
教具准备:
课件、自制沙锤、舞板、钢琴、录音机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 听《星光恰恰恰》的音乐,学生随音乐律动进教师,在教室里找到自己的座位,成“U”字形。
二、新课教学:
㈠、欣赏《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1、 导入:
小朋友,今天这节音乐课,老师先让你们猜个谜语:“一棵树,五个叉,会写会做还会画,整天和我在一块”,谁来告诉老师。(手)
2、 你的手会做什么?学生回答,帮助学生树立X X XX X或X X X X的节奏感。
3、 教师范唱,然后师生随音乐接唱。
4、 你们都有一双万能的手,样样事情都会做。请小朋友听音乐做动作,来告诉老师,你的手在干什么?(初听《我有一双万能的手》的旋律,学生随音乐用动作表现
5、 再仔细地听歌词,歌中的手做了些什么。(复听音乐)
6、 配上画面,表现歌中的动作。
㈡、学唱《理发师》
1、 导入:
在我们的周围,每个人的手又有不同的作用:比如:医生的手会( ),建筑工人的手会( ),农民伯伯的手会( ),接下来,请小朋友仔细听,歌中是谁在用手做什么?(初听《理发师》的音乐)
2、 这首歌曲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
3、 这首《理发师》是澳大利亚的儿童歌曲,说到澳大利亚,小朋友们知道这个美丽的国家吗?(与学生交流澳大利亚的风土人情,大屏幕出示澳大利亚的风光图片)
4、 让我们再来听这首《理发师》,请小朋友在几个像声词的地方模仿理发师的动作。
5、 师生接唱歌词,学生配上动作。
6、 邀请一位小朋友与老师合作表演。
7、 出示完整歌谱,填词演唱。(速度慢)
8、 加快速度来演唱,想一想,与刚才那一遍听起来,感觉有什么不一样?你喜欢哪一遍?
9、那我们就用欢快的心情来当一回理发师(随伴奏演唱)。
10、想一想,哪个地方要唱得强些,哪几个字应该唱得弱一些?
13、强弱明确后再配音乐演唱。
㈢、表现歌曲
1、 动作表现
请你们也来体验一下理发师和顾客,随音乐交换表演。
2、 乐器表现:
① 小朋友,刚才我们用动作来表现了这首歌曲,那你们能不能给歌曲加上乐器来伴奏?今天的乐器,是小朋友用自己的小手来创作的(出示沙锤)这种乐器叫沙锤,里面装着沙砾,一摇一摇会发出好听的声音,老师这里还有一种乐器,叫舞板,一捏一放或两手拍击会发出好听的声音,谁要?
② 现在每个小朋友手上都拿好一种乐器,请你们在几个像声词的地方加上乐器,至于你们打算先用哪一种或两种合起来用,那就看小朋友怎样开动脑筋了。
③ 听一听,老师是这样伴奏的,与你们有什么不一样?让学生模仿。
④ 一组学生用X X X X ,另一组学生用X X XX X伴奏,其余的小朋友边唱边律动。
三、结束教学
放《理发师》的音乐,学生愉快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