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新年》教学设计(三课时)
六、在新年音乐会中结束新课
第10课 过新年 ( 第二课时)
临浦二小 倪云良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欢快、自信的歌声配合乐器伴奏复习演唱《新年好》。
2.欣赏《小拜年》,感受唢呐,锣鼓等民族乐器所渲染的欢乐氛围及浓郁的东北民间音调。
3.学生能认识民族打击乐器锣、鼓、镲,能掌握其演奏姿势,探索其演奏方法。
教学过程:1.学生在《星光恰恰恰》音乐中律动进教室,以圆圈形式坐定。
2.(谈话导入)小朋友们,愉快的音乐课又开始了,今天老师要再一次带领大家走进新年,去感受节日的欢乐。
A. 复习《新年好》.
1)放录音《新年好》,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有感情地演唱《新年好》。
2)师:大家唱得真好,听了大家的歌声,老师感受到了新年的欢乐气氛,真想跳起来,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跳起来感受一下吗?
3)师生共同律动表演《新年好》。
4)师:真不错!老师有一个建议,我们请一部分小朋友用碰钟来伴奏,一部分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表演,另外小朋友一起唱,想必我们的新年一定会更精彩,行吗?
5)师生再次表演,伴奏,歌唱《新年好》,使本堂课出现一个小高潮,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
B. 欣赏《小拜年》.
1)师:看,小朋友们刚才精彩的表演把谁给引来啦(出示公鸡手偶套)。我们都知道,明年是鸡年,公鸡伯伯被我们同学的表演给吸引来了,他早早地来到了我们小朋友的中间。(老师模仿公鸡的语气说:小朋友的表演太精彩了。)
2)师:公鸡伯伯为了奖励我们小朋友,给大家准备了一份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多媒体播放《小拜年》器乐曲,学生静静欣赏。)
3)提问:刚才我们听了《小拜年》这首曲子,大家有什么感受,下面请小朋友来说一说。(活泼欢快,强弱分明)
4)多媒体播放由赵本山表演的东北二人转《小拜年》,学生欣赏,感受《小拜年》浓郁的东北民间音乐风格。
5)请学生说说平时在电视中看到一些东北舞蹈都有哪些,教师最后小结,典型的舞蹈有扭秧歌,红绸舞,踩高跷等。
6)教师带领学生跳一跳东北大秧歌,器乐曲《小拜年》伴奏,中间加一些吹唢呐的舞蹈动作,进一步感受《小拜年》的欢乐气氛。
C. 认识锣、鼓、镲.
1)师:刚才小朋友欣赏了《小拜年》,感受到这是一首欢快活泼的中国东北民间器乐曲,不知大家有没有听到,乐曲里面有很多乐器的声音是敲出来的呢?正因为有了这些乐器,我们更能感觉到乐曲的热闹。(实物展示:锣、鼓、镲)
2)教师归纳:锣、鼓、镲,我们称打击乐器。
3)小组探索如何敲击
操作:分三个小组,分别以锣、鼓、镲为探索对象,要求敲出不同的声音,探索结束后,分组展示探索结果。
(采用学生自评、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加以评价,老师抓住时机,给予表扬鼓励。)
D. 结束语.
师:时间过得真快,40分钟的音乐旅程又要和大家再见了,小朋友们,让
我们跟着《小拜年》欢快的旋律,一起跳起来,扭起来,用我们的舞蹈来迎接新年的到来吧!
学生在《小拜年》音乐中,扭起秧歌、吹起唢呐,快快乐乐地跳出教室。
第十课 过新年
年级:一年级 课时:第三课时
授课人:临浦三小 王纪亚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龙咚锵》,能用轻快的声音演唱。
2、为歌曲创编动作,体验歌曲欢快的情绪。
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打击乐器的创编,并各组展示。
教学设想: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运用“唱、跳、编、演”等多种形式,感受乐曲热烈的气氛,抒发孩子们敲锣打鼓庆新年的欢乐心情。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红绸带、小礼品等。
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1、组织教学 |
1、播放乐曲《小拜年》,组织学生用十字步等动作愉快的进教室。 2、组织学生分组坐好,并师生问好。 |
1、学生随音乐节奏轻快的跳进教室。 2、分成四组,成扇形坐好,并向老师问好。 |
巩固上节课欣赏时表现的动作,并律动表现音乐。扇形位置便于互相学习,交流互动。 |
2、复习巩固 |
1、上节课老师让大家准备一样礼物来装扮我们的教室,让我们提早来过新年,你们准备好了么? 2、老师弹奏《新年好》的旋律。 |
1、学生拿出各种道具,如春联、窗花等贴在教室的四周。 2、学生边唱歌曲边布置教室。 |
让学生充分感受过新年的气氛。 复习巩固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
3、导入新课 |
1、今天,老师邀请小朋友们在我们自己的教室里过一个有趣而热闹的春节联欢会,你们愿意参加么? 2、 外国的小朋友知道我们大家要过春节,也特别送来了一份电子贺卡,看看上面写了写什么? 3、展示歌词,并念一念(个别、集体分布练) 3、解决难点“龙咚龙咚锵”的念读节奏。 |
1、学生对老师的邀请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学生完整的念歌词,并纠正错误处。 |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为下面学习歌曲打下基础。 |
4、歌曲教学 |
1、让我们用歌声作为回赠的礼物吧! 2、完整的聆听歌曲。 3、如果让你用线条来表达你此刻的心情,你会选择哪个?并说明原因。 B、 4、引导学生用乐器为歌曲的后半部分伴奏。 5、轻声哼唱歌曲。 6、师生分句合唱。 7、完整的演唱歌曲 结合舞蹈,完整展现歌曲形象。 |
1、听音乐,整体感受歌曲的情绪。 2、学生回答并画一画线条。 3、生用打击乐为“龙咚龙咚锵”这一句进行伴奏。 4、生轻声哼唱。 5、师生合作唱。 配以舞蹈表演,完美歌曲形象。 |
变换各种形式演唱歌曲,改变以往一遍一遍机械地演唱,使学生不会感到枯燥、厌烦。 |
5、创编表演 |
1、下面就让我们以小组的形式以《龙咚锵》为素材创编一个节目进行联欢表演。 2、循环播放歌曲,可结合上两节课的内容,让学生选择不同的表演形式进行创编。 3、师生共同评价。 4、全体学生随音乐共同起舞。 |
1、在音乐伴奏背景下,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分组表演。 2、学生自己评价。 3、随音乐做起动作 |
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让学生进行自主评价,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 |
6、小结拓展 |
1、今天,我们大家提早欢度了2005年的春节,小朋友的热情也感染了老师,让我们一起唱起来,跳起来,让我们期待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2、随《小拜年》的音乐跳出教室。 |
学生随着音乐整齐地跳出教室。 |
对本课进行总结,让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离开教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