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音版一年级上册动物说话(音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音版一年级上册动物说话(音乐)
2008曲水流觞网络教研论文参评
东湖镇中心小学 王珏红
教材分析
本教材来自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
本课设计的主题联系学生生活积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使学生在简单的模仿与创造中掌握歌曲,通过聆听、感受音乐来表现音乐中的艺术形象。
教学目标
1、 对描写小动物的歌曲或乐曲感到有趣,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应和睦相处,教育他们懂得爱护动物,珍惜生命,保护环境。
2、 在浓郁的音乐情境中,聆听和演唱《动物说话》,表达对动物的爱护之情。探索并运用不同的声源创编简单的节奏,表现生动活泼、神态各异的小动物形象。
3、 通过指导学生自编歌词、自编动作,丰富学生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理念
本次教学活动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组织教学,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帮助,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等学习方法,来完成本课的学习目的。
教学或活动准备
一、 教学准备阶段
1、 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光盘、磁带,收集有关录象资料,如各种动物形象、伤害动物的案例、环境污染等。设计一幅教学挂图及若干小动物卡片。
2、 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设计引导性的问题。
二、 课堂教学过程
活动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反思 |
一、师生问好,聆听《玩具兵进行曲》。 |
`与学生一起做律动。 |
`自信、自由地随着音乐做律动。 |
`学生精神饱满,学习热情高涨。 |
二、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再创情境,多媒体播放《动物说话》。 |
`启发谈话。 `通过播放音乐、录像,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引导学生模仿小鸡说话。 |
`认真聆听、观看并模仿。 `初步感受动物的叫声、憨态。 `分组讨论模仿小鸡说话的声音及节奏。 |
`学生能积极投入到学习氛围中,兴趣浓厚。 `能互相合作模仿出小鸡的节奏。 |
三、创编声势,模仿小鸡说话,巩固“动物说话”的基本节奏。 |
`启发学生用不同的动作表示小鸡说话。 `启发引导学生用与老师不同的动作和声势表现歌曲基本节奏。 |
`用动作模仿小鸡说话。 `模仿其他动物说话。 |
`能大胆的探索并运用不同的声源来创编简单的节奏。 `能自主学习、协同学习。 |
四、学习歌曲《动物说话》。 |
`播放电脑课件《动物说话》。 `教师范唱、表演。 `指导学生学习歌曲。 |
`聆听歌曲,感受情绪。 `谈谈听完歌曲的感受。 `演唱歌曲并模仿动作。 |
`能认真的聆听歌曲。 `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对歌曲的感受。 `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并用肢体动作表现小动物的活泼可爱。 |
五、歌曲创编 |
`组织学生创编歌词。 `教师随机指导。 |
`分小组讨论,进行创编。 |
`能互相合作,创编歌词。 |
六、拓展延伸 |
`给学生提供有关残害动物、污染环境的录像资料。 |
`观看录像。 `分小组讨论。 `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
`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的重要性。 |
教学反思:
《动物说话》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歌曲节奏简单,以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为主,采用重复、模仿、变化重复的手法,紧密结合了儿童语言特点,表现了小动物稚嫩和叫声,是一首便于学生表演的儿童歌曲,很有趣味。
该课教学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众所周知,儿童喜欢动物,爱看它们的憨态,愿意模仿它们的动作和叫声,课堂教学中应充分注意学生的特点,新课一开始,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谈话,在聆听动物的叫声之后,为进一步激发兴趣,我又向学生播放了录像《大森林的动物》片段,在聆听的基础上,视觉得到了满足,学生开心极了,有的模仿动物叫声,有的模仿动物的动作,还有的边看录像边向同学讲述动物的故事,这一环节的设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兴致勃勃地去听、去看、去模仿,在宽了有趣的活动中,同学们积极主动、情绪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