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音版一年级上册动物说话(音乐)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10-08 16:29:1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音版一年级上册动物说话(音乐)

 2008曲水流觞网络教研论文参评

东湖镇中心小学   王珏红 

教材分析

本教材来自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

本课设计的主题联系学生生活积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使学生在简单的模仿与创造中掌握歌曲,通过聆听、感受音乐来表现音乐中的艺术形象。

教学目标

1、  对描写小动物的歌曲或乐曲感到有趣,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应和睦相处,教育他们懂得爱护动物,珍惜生命,保护环境。

2、  在浓郁的音乐情境中,聆听和演唱《动物说话》,表达对动物的爱护之情。探索并运用不同的声源创编简单的节奏,表现生动活泼、神态各异的小动物形象。

3、  通过指导学生自编歌词、自编动作,丰富学生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理念

本次教学活动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组织教学,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帮助,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等学习方法,来完成本课的学习目的。

 

教学或活动准备

一、             教学准备阶段

1、  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光盘、磁带,收集有关录象资料,如各种动物形象、伤害动物的案例、环境污染等。设计一幅教学挂图及若干小动物卡片。

2、  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设计引导性的问题。

 

二、             课堂教学过程

活动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反思

一、师生问好,聆听《玩具兵进行曲》。

`与学生一起做律动。

`自信、自由地随着音乐做律动。

`学生精神饱满,学习热情高涨。

二、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再创情境,多媒体播放《动物说话》。

`启发谈话。

`通过播放音乐、录像,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引导学生模仿小鸡说话。

`认真聆听、观看并模仿。

`初步感受动物的叫声、憨态。

`分组讨论模仿小鸡说话的声音及节奏。

`学生能积极投入到学习氛围中,兴趣浓厚。

`能互相合作模仿出小鸡的节奏。

三、创编声势,模仿小鸡说话,巩固“动物说话”的基本节奏。

`启发学生用不同的动作表示小鸡说话。

`启发引导学生用与老师不同的动作和声势表现歌曲基本节奏。

`用动作模仿小鸡说话。

`模仿其他动物说话。

`能大胆的探索并运用不同的声源来创编简单的节奏。

`能自主学习、协同学习。

四、学习歌曲《动物说话》。

`播放电脑课件《动物说话》。

`教师范唱、表演。

`指导学生学习歌曲。

`聆听歌曲,感受情绪。

`谈谈听完歌曲的感受。

`演唱歌曲并模仿动作。

`能认真的聆听歌曲。

`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对歌曲的感受。

`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并用肢体动作表现小动物的活泼可爱。

五、歌曲创编

`组织学生创编歌词。

`教师随机指导。

`分小组讨论,进行创编。

`能互相合作,创编歌词。

六、拓展延伸

`给学生提供有关残害动物、污染环境的录像资料。

`观看录像。

`分小组讨论。

`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

《动物说话》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歌曲节奏简单,以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为主,采用重复、模仿、变化重复的手法,紧密结合了儿童语言特点,表现了小动物稚嫩和叫声,是一首便于学生表演的儿童歌曲,很有趣味。

该课教学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众所周知,儿童喜欢动物,爱看它们的憨态,愿意模仿它们的动作和叫声,课堂教学中应充分注意学生的特点,新课一开始,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谈话,在聆听动物的叫声之后,为进一步激发兴趣,我又向学生播放了录像《大森林的动物》片段,在聆听的基础上,视觉得到了满足,学生开心极了,有的模仿动物叫声,有的模仿动物的动作,还有的边看录像边向同学讲述动物的故事,这一环节的设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兴致勃勃地去听、去看、去模仿,在宽了有趣的活动中,同学们积极主动、情绪高涨。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