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册第十课《过新年》教学设计
第三册第十课《过新年》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窗花舞〉〉,学唱〈〈小拜年〉〉。.
教学目标:
1、聆听《窗花舞》,感受音乐的欢乐和喜悦的心情,并欣赏芭蕾舞的片断,初步了解白毛女的故事。
2、学会《小拜年》这首歌曲,体验过新年的热烈氛围,并能加上打击乐器伴奏以及参与歌曲的表演。
教具准备:录音、磁带、光盘、打击乐器若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星光恰恰恰》的音乐律动进教室。
2、师生问好(略)
二.新课教学:
(一).学唱〈〈小拜年〉〉
1、背景音乐播放一年级时学过的 <<过新年>>,问:小朋友们听着这音乐,肯定想起了过年时的快乐情景,那你们能告诉老师,过年时你最喜欢干什么?
2、学生回答:(敲锣打鼓很热闹,放鞭炮,有好东西吃,有新衣服穿,贴对联……)
3、过年的风俗可真是丰富多彩,特别是拜年,很有意思,也很热闹,你们听,湖南的小朋友来给我们大家拜年了,请同学们仔细听,他们是如何拜年的?(学生初听音乐,然后回答)
4、他们过年的气氛可真热闹,还敲锣打鼓呢!老师这里也有锣和鼓,你们想敲吗?(让学生来敲一敲,摸一摸。)
5、同学们敲得很高兴,但是如果敲击得有节奏点,那会更好听。老师敲,你们来模仿一下:XX X XX X XX XX XX X
6、你们给它加上咚和呛的声音试试看,效果怎么样?(学生边模仿敲击的动作,边念咚咚 呛 咚咚 呛 咚咚 呛呛 咚咚 呛
7、再次听歌曲,当你听到歌中出现这些声音时,请你加上拍手和拍腿的动作,(拍手表示“咚”,拍腿表示“呛” )
8、听老师范唱,在衬词处拍手和拍腿。
9、师生接唱,提醒学生在演唱时声音要悦耳,不能喊唱。
10、学生完整唱歌曲,不足之处老师予以指出和纠正。
(二)、表现歌曲
1、听着歌中的小朋友这么热闹得过新年,你们一定很羡慕吧!那今天老师就给你们这样一次机会,请你们每个小组自己来创编动作,进行表演。组长可以分配一下任务,或者安排跳或者安排乐器,也可以用你们自己发明的身体乐器来伴奏,等一会儿看哪个小组表演得最棒?(学生按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动作创编和乐器伴奏,教师巡回指导。)
2、各个小组展示,师生共同评价.教师对表现较好的小组予以奖励。
(三)、欣赏〈〈窗花舞〉〉
1、小朋友们,我们现在的过年有吃有穿又有玩,真是太幸福了,那你们知道旧社会的人家是怎样准备过年的吗?让我们来听一听这段音乐,初听〈〈窗花舞〉〉的第一乐段,说说音乐给你的感觉。
2、讲述“白毛女”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大概的故事情节。
3、复听完整的音乐,在第一主题出现时,请学生模仿剪窗花的动作表演。
4、欣赏乐曲的芭蕾舞片段。
三、小结,下课。(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过新年》,并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欣赏 《晚会》以及创编旋律。
教学目标:
1、 学会歌曲《过新年》,感受欢快、活泼的情绪。并能用拍凳子、拍手和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充分表现欢快、热烈的气氛。
2、聆听《晚会》,感受乐曲的欢乐氛围。并初步了解贺绿汀的生平及作品。
3、能用口风琴创编简单的旋律,并能进行哼唱。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鼓、镲、其他打击乐器、节奏短句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 听《星光恰恰恰》的音乐律动进教室。
2、师生问好(略)
二、新课教学:
(一)、欣赏《晚会》
1 、初听音乐,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 、师:这样欢快、热闹的气氛象是在过什么节日?生答。
3、 老师三言两语介绍贺绿汀的生平及作品。
4 、完整聆听管弦乐版本的《晚会》,请学生说说两首作品听上去的感觉有何不同。
(二)、学唱新歌
1、节奏游戏:
师:既然大家都这么喜欢过年,那我们就在游戏中,共同感受一下这样欢快、热闹的气氛吧!
(出示节奏短句) 鞭炮 声声 | 锣鼓 响 | 咚 呛 | 咚咚 呛 |
2 、教师先范读一遍,再带学生一起念两遍。
3 、教学生用手拍板凳模仿“咚”,拍手模仿“呛”。
4 、请学生自己前后配合练习:女生拍凳子模仿“咚”,男生拍手模仿“呛”。
5 、学生将练习的成果,展现出来。
6 、巩固练习:教师身体转向哪组,哪组同学边念边配合着拍击;当老师站起来,全班一起边念边配合着拍击。
7 、师:真棒!今天我们就来学唱一首欢庆过年的歌曲,让我们先听听歌里唱了些什么?
播放歌曲录音。
学生听后,说说歌曲内容。
8 、师:老师再放一遍,请大家注意听这首歌曲的情绪。
再播放一遍歌曲。
学生听完回答。
9 、教师出示歌曲谱。师:让我们一起先把歌词熟悉一下。
师一句生一句念歌词一遍。
10 、师:下面老师唱一遍给你们听,请你们在心里跟老师演唱。
教师弹琴并范唱,学生在心里跟唱。
11、师:现在请你们轻声跟老师演唱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