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查找“《静静的夜》”更多相关内容
中查找“《静静的夜》”更多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第十课 新年好(第一课时)
- ·下一篇文章:第五课 爱劳动
《静静的夜》
《静静的夜》
教学安排:共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音的强弱,能用身体等动作表现音乐的不同力度。
2、创设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学习用连贯、柔美的声音表现歌曲《小宝宝睡着了》,体会歌曲的意境。
教学重点:
1、感受音的强弱。
2、学习《小宝宝睡着了》。
3、鼓励学生表演《小宝宝睡着了》。
教具准备:
小鼓 、碰铃、洋娃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播放《星光恰恰恰》,让学生进教室,在老师的示范中随音乐拍手。
2、师生问好。
二、基本练习
听辩音的强弱
1、听辩老虎和猫的叫声,说说哪个强?哪个弱?
2、教师拿出小鼓和碰铃敲一敲,让学生说说哪个强?哪个弱?
3、教师用力敲鼓和轻声敲鼓,让让学生说说哪个强?哪个弱?
4、学生举例说说音的强弱,并用塑料瓶、桌子、拍手等方法敲出音的强弱。
三、学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
导语:夜晚来临了,小宝宝要睡觉了,妈妈哄他睡觉时,声音是强的?还是弱的?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轻柔、宁静的意境。
说说小时候你妈妈哄你入睡时的情景,体会母亲真挚的爱心。
2、再听歌曲,模仿妈妈哄宝宝入睡的情景。
说说歌曲是怎么唱的?
3、再一次欣赏,教师用洋娃娃示范,学生随音乐轻声哼唱。
4、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5、学唱歌曲
(1) 用整体听唱法,跟琴学唱;
(2) 难点处指导,特别是结束句;
(3) 指导学生用轻柔的声音演唱。
6、用碰铃为歌曲伴奏。
7、分小组表演,学生互评。
四、聆听《摇篮曲》
导语:除了我国有摇篮曲,外国也有摇篮曲,你听,这是一首由外国作曲家弗利斯作曲的《摇篮曲》。
1、初听歌曲,说说给你什么感觉?
2、随音乐自由律动,提示用轻柔、优美的动作。
五、结束教学
学生在优美的《摇篮曲》中轻轻地出教室。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轻快的声音演唱《闪烁的小星》,并能用画星星的方式表达对音高的感受。
2、用欢快的动作表演集体舞《星光恰恰恰》,体验欢快的情绪,增强身体动作的协调性。
教学准备:星星帖纸
教学重点:1、歌曲学唱,并表演。
2、表演集体舞《星光恰恰恰》。
教学过程:
一、 一、组织教学
1、律动进教室
随《星光恰恰恰》的音乐进教室,在空白处拍手。
2、师生问好。
二、基本练习
教师用柯达伊手势教学法,用手势的高低表现音的高低,并让学生轻声跟唱,感受音的高低。
教师在黑板上画好音阶山。
教师唱1 ,学生在黑板上贴星星。
教师唱3,学生在黑板上贴星星。
教师唱5 ,学生在黑板上贴星星。
三、学唱歌曲《闪烁的小星》
1、用闭目法听歌曲,说说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2、看歌谱再听,随音乐边听边按强弱规律拍手。
3、体验音的高低
4、师唱唱名,生用笔画出星星位置的高低来代表音的高低。
5、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6、学唱歌曲
(1)用听唱法,跟琴连贯演唱
(2)指导学生用连音断音相结合的方法演唱。
7、表演
(1)学生自由创编动作,想象星星闪烁的样子进行律动。
(2)集体随音乐表演。
四、集体舞《星光恰恰恰》
学生围成圆圈
1、听音乐,在空白处拍手。
2、师示范动作,学生模仿。
3、生自由创编,集体走队形表演。
五、结束教学
在《星光恰恰恰》的音乐声中,学生律动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