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里的故事》教案(第三课时) 苏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
苏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森林里的故事》教案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演唱歌曲《小猴子》,在歌曲的前奏及间奏后准确地接唱,并在间奏处模仿小猴子的动作。
2、学生在听赏歌曲的过程中感受活泼、欢快的情绪,体验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对描写森林、动物的音乐作品产生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演唱《小猴子》,在间奏处模仿小猴子的动作。
2、感受欣赏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教材分析::
1、歌曲《小猴子》是一首很风趣的儿童歌曲,歌曲表现了小动物伶俐可爱的形象。
2、童声齐唱《劳动歌》是动画片《白雪公主》中的插曲,歌曲表现了七个小矮人在树林中欢快劳动时的情景。
3、童声齐唱《可爱的蓝精灵》选自动画片《蓝精灵》,歌曲表现了蓝精灵们在森林里快乐生活的情形。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继续学习唱歌曲《小猴子》
1、播放《西游记》片头曲。这首歌曲里有一个本领高强会七十二变的——孙悟空。你们喜不喜欢他?
2、上一节课老师带来了一只可爱的小猴子,你们愿意和他交朋友吗?播放图片。
提问:
猴子喜欢吃什么?它吃了七、八个桃子以后高兴的在草地上干什么,有一首好听的歌曲唱了猴子吃桃、翻跟斗,它的名字叫什么?
3、播放歌曲录音,会唱的学生可以跟唱。
4、配乐朗读歌词。
5、提出新的要求,强调附点节奏的读法,带学生配乐朗读歌词。
6、教师钢琴伴奏,引导学生演唱歌曲。
7、要求学生有感情地完整地演唱歌曲。用高高兴兴的声音背唱歌词,把小猴子活泼、可爱的样子表现出来。
8、请学生表演猴子的动作,或看书上的动作表演。
9、歌表演,提醒学生要边表演边唱出歌词,在歌曲的前奏及间奏后准确地接唱,并在间奏处模仿小猴子的动作。(告诉学生表演得好老师有奖励)
10、给学生观看猴子吃桃的动画(几张连续的图片快速播放有动画片的效果图片),播放图片,演示给学生看,请学生上台演示。
三、欣赏《可爱的蓝精灵》
1、你知道小猴子生活在什么地方吗?它们生活在大森林里,我们喜欢猴子就要爱护树木保护森林,让小猴子们有舒适的生活环境。还有一些可爱的小精灵生活在森林里,你知道它们是谁吗?
2、播放《可爱的蓝精灵》音乐。请学生回答这是什么动画片中的歌曲。
3、告诉学生这是许多小朋友一起唱的,叫童声齐唱,再听一段动画片里的歌曲,你能听出演唱中不同的地方吗?播放《可爱的蓝精灵》动画片片段。
4、请学生说说自己感受到的不同之处。(“喔,可爱的蓝精灵!喔,可爱的蓝精灵!”是一个人演唱的叫“独唱”。)
5、再次欣赏,感受不同之处。
6、第三次欣赏,老师关掉声音,让学生感受动画片中声音的重要性。
四、欣赏《劳动歌》
1、你能听出下面这首《劳动歌》是什么动画片中的歌曲吗?播放《劳动歌》歌曲。请学生回答这是什么动画片中的歌曲。
2、播放动画片中的《劳动歌》,请学生比较这两首歌唱得有什么不同?让学生体验同一题材不同版本的唱法带来的不同感受。
3、你能学一学小矮人们劳动的动作吗?再次播放动画片片段,请学生起立,边听边表演。
五、课堂延伸
你看过的动画片中有什么好听的歌曲呢?下节课带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如有多余的时间,就放《西游记》篇尾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