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第十册教材教学重难点分析 五年级备课组
五, 大师风范
1, 介绍京剧大师演唱的《我是中国人》
2, 动作讲解,模仿学习
3, 师生合作,老师演,学生做动作
4, 生生合作,一位学生演奏单皮鼓,其他学生边唱边做动作
三, 拓展延伸
1, 学生小结,简单谈一谈感受
2, 教师总结,拓展提升,戏歌
3, 拓展欣赏《唱脸谱》
第七课《友谊》
【教学目标】
1.师生情、生生情,人间最珍贵的是友谊。通过学习主题鲜明、情绪热烈的《手拉手》、《让世界充满爱》、等作品,让我们进一步体验友谊永存。
2.唱好二声部合唱《手拉手》,从和谐的音色中享受友谊给我们带来的乐感,并进行儿歌歌曲创作活动及艺术实践活动,表达对老师的情谊。
3.欣赏声乐曲《让世界充满爱》,体验人间的情和爱。
第一课时:《手拉手》
第二课时:《让世界充满爱》
教 学 内 容
聆听《让世界充满爱》 教学基本要求
1.歌曲背景介绍导入。
在大型运动会上,经常能听到郭峰创作的歌曲,这些歌曲的主题都是反映“友谊”与“和平”。本课介绍其中一首——《让世界充满爱》。
2.欣赏《让世界充满爱》。
设问:歌曲反映了什么内容?它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3.看着教材上的歌词,再次聆听。
设问歌曲的风格是通俗的还是其他类的歌曲?通俗歌曲在节奏上有什么特征,你能说说、唱唱吗?
4.跟着录音哼唱,也可随着音乐的节奏边唱(边哼)边跳,或做表示友谊的各种即兴动作。
5.小结:“这世界有真心的爱,让世界充满情和爱”。
表演《手拉手》 教学基本要求
1.从文明礼貌习惯导入。
设问:人与人表示友好、友谊、友爱等,最常用的是什么动作?
2.聆听范唱:
(1)说说这首歌讲些什么内容?
(2)这首歌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哪一种节奏型出现很多次?你能拍击一下吗?
3.学唱歌曲。
(1)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一乐句曲调(第1—6小节),注意乐句的完整性,注意切分节奏。学唱时,让学生用2/4拍指挥图式划拍,把握住节奏。
(2)学生自学第一乐段的第二、第三乐句。在自学前,教师先范唱这两乐句曲调,并要求学生听辨这两个乐句的曲调与第一乐句的关系(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以提高学生分析、听辨的能力。
(3)在能流畅地唱好第一乐段的曲调的基础上学唱第二乐段。
(4)第二乐段的二声部并不难学。因8小节的合唱实质上是两个4小节的重复。可以让学生自学,在合成时教师注意调整两个声部的音准与和谐。接着的单声部比较简单,学生能视唱。
(5)完整地、以稍快的速度、有朝气地唱好全曲调。
(6)填上歌词以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
4.表演歌曲。
(1)按歌谱上要求,在第一乐段长音处加上集体拍手
(2)让学生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其基本音型为“
(3)有条件的班级,可用竖笛、口风琴为歌曲伴奏。
(4) 编创设计一组舞蹈动作为歌曲伴舞或排成表演唱。
第一课时:《手拉手》 第二课时:《让世界充满爱》
第十册第八课《百花园》
沙湾镇小 杜蓉蓉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编花篮》,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2、通过贯穿于教学过程的音乐游戏,使学生了解音乐可以更好
地表现游戏及游戏的情绪。
3、在创编游戏中让学生明白音乐来自生活,使学生更加热爱生
活、热爱大自然。
4、聆听《牡丹之歌》,感受音乐的赞颂性,学习“牡丹”的崇高品格。
一、 导入新课
1、欣赏河南风景,导入新课教学。
师;花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它把我们生活的空间装扮的更加美丽,
在我国的河南省有全国闻名的洛阳牡丹,现在就让我们瞧瞧那儿的风
景吧!
课件出示河南风景,师同时解说。
师朗诵:美丽的河南,风景迷人,山青水秀,有许多名胜古迹,让人
留连往返,有我们小朋友喜欢的少林寺、高大的铁塔,庄严的黄帝故
居、天王殿,还有那甲天下的洛阳牡丹,每年四月间,尽相开放,争
奇斗艳,仿佛让人走进花的海洋。
画面结束:师:河南人特别喜欢花,他们还有一双灵巧的手,能编出
各种各样的花篮,有首歌就叫《编花篮》,让我们一起欣赏。
二、新歌教学
1、听赏歌曲
(1)听录音范唱,师生随音乐节奏轻轻点头;
师:听了《编花篮》这首歌,你的心情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