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欢腾的边寨 小学音乐五年级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听    《瑶族舞曲》
     奏    《瑶族舞曲》
教学目标:1、熟悉《瑶族舞曲》的主旋律,能通过参与打击乐演奏,感受乐曲中不同主题的情绪差别。
              2、能用竖笛吹奏《瑶族舞曲》。
         
教学重点:   学唱《弹月琴的小姑娘》
教学难点:   准确掌握顿音、休止符、延长音和倚音的唱法。
教学准备:   打击乐器、钢琴、竖笛
教学过程
一 节奏游戏
1、  采用师生合作、手脚并用的方式做节奏练习。
A : 2/4  ×   0  |  ×   0  |
     2/4  0  × ×|  0  × ×|
B:  2/4  ×  -  |  ×  -  |
     2/4 0×  0× | 0×  ×0 |
练习时,老师可以哼唱两个主题的主旋律。
2、  加入打击乐器伴奏。如圆舞板、铃鼓等
二、欣赏《瑶族舞曲》
1、  初听《瑶族舞曲》感受不同主题的情绪差别。
2、  交流所搜集的有关瑶族的文化,由老师总结补充。
3、  教师介绍乐曲的作者及创作背景,以便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
4、  分段欣赏
前八小节:模仿长鼓节奏。
第一主题:用节奏游戏中的打击乐练习为其伴奏。
第二主题:感受乐曲活泼的情绪,并交流根据音乐所联想到的画面。
另外还要感受民族管弦乐的特点,听听有哪些乐器参与演奏。(高胡、笙、笛……)
5、  整曲欣赏
要求学生轻声哼唱主题一与主题二,再次感受乐曲情绪变化。
一、         竖笛练习
1、  跟钢琴模唱旋律,熟悉乐谱。(注意“附点”与“后十六”节奏。)
2、  学生自练前8小节,“SI”可用替换指法。
3、  师生接龙学习9-12小节。如:556  16
4、  交换角色练习。注意:后十六节奏可用“双吐”演奏。
5、  作业:最后十二小节。
四、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听        《北京喜讯到边寨》
唱        《快乐的泼水节》
采集与分享 :   傣家的泼水节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了解长号、小号、双簧管、小提琴等乐器的音色。
              2、交流所了解的傣家泼水节的文化,通过学习《快乐的泼水节》,增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与兴趣。      
教学重点:   学唱《快乐的泼水节》
教学难点:  仔细聆听节奏,准确进入歌曲演唱。
                通过歌声表达泼水节喜庆的场面。
教学准备:  了解泼水节相关知识,钢琴 电子琴 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1、用电子琴弹奏乐曲的几个主题,请学生听辨音色,为整曲欣赏做准备。
引子 :  长号
主题一:  黑管领奏
主题二:  弦乐
主题三:  小号
2、初听乐曲,根据乐曲情绪为乐曲分段。
3、分段欣赏,并说出所听到的乐器名称。
4、再次感受歌曲情绪,加入打击乐自由伴奏,听完后为乐曲创编题目。
5、教师总结并揭题介绍作者与创作背景。
二、学唱《快乐的泼水节》
1、分享所了解的有关泼水节的知识
2、教师讲述关于泼水节的传说
3、学习歌曲
A听范唱,感受歌曲的速度与情绪
B再听范唱,边听边用手划旋律线。
C跟钢琴模唱,特别注意一字多音的后十六分音符的唱法
D聆听老师用钢琴弹奏前奏,练习如何准确进入。
E整曲连唱,可适当加入动作表演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唱    《在一起》
听    《熊猫的摇篮》
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在一起》,掌握后十六分音符、切分音等知识点,并能用歌声表达乐曲情感。
              2、了解彝族部分文化。
     2、通过欣赏《熊猫的摇篮》,了解西南地区的其他珍贵动物
         
教学重点:   学唱《在一起》
教学难点:   准确掌握后十六分音符、切分音的唱法。并能用和谐均衡的声音演唱双声部教学准备:    钢琴  图                             
教学过程
一、         介绍彝族文化
包括彝族服饰、分布情况、人口、语言等等
二、         学习彝族民歌《在一起》
1、  听范唱
2、  听范唱,模仿歌曲中“在一起”的部分。




 
  减小字体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增大字体



 中查找“第五单元 欢腾的边寨 小学音乐五年级”更多相关内容
中查找“第五单元 欢腾的边寨 小学音乐五年级”更多相关内容 中查找“第五单元 欢腾的边寨 小学音乐五年级”更多相关内容
中查找“第五单元 欢腾的边寨 小学音乐五年级”更多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