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音乐 课题:保卫黄河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02-17 17:49:16

把音乐停在“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秧,奸淫烧杀一片凄凉······”

教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播放的这首歌曲是哪个历史时期创作的吗?

学生:抗日战争时期。

教师: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会忘记这段惨痛的历史,八年间日本人在中国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呢?

学生:展示与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抗日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音像资料。

教师: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看到日本侵略者的残忍与缺乏人性的作为都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奋起打击侵略者,誓死保卫自己的祖国。我们的音乐工作者以及文艺宣传队也奔赴全国各地,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他们拿起手中的笔为抗日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其中,《黄河大合唱》就是抗日战争时期最经典的作品,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其中第七个乐章《保卫黄河》最为人们所熟悉。

(二)新课

欣赏《保卫黄河》

展示课件

教师:提出问题,请学生谈谈欣赏后的真实感受,整首合唱曲的情绪如何,指出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挥。演唱形式:齐唱、轮唱。

教师陈述创作背景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全国军民奋起抗日打击侵略者。1938年冬天,武汉沦陷后,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由陕西东渡黄河,到达山西吕梁山根据地。途中,光未然亲临险滩激流、怒涛漩涡、礁石瀑布的险地。目睹了黄河船夫与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聆听了水手们高昂激越、深沉有力的船工号子,这一切激起了他的创作欲望,一首长诗——《黄河吟》便应运而生。1939年,光未然与冼星海在延安见面,除夕之夜,光未然亲自朗诵了这首诗,冼星海听后很兴奋,决定把这首诗改成歌词后谱曲。后冼星海用了六天的时间便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谱曲与配器。1939413日在陕北工学礼堂首演,引起巨大反响,很快就传遍全国。

教师:播放钢琴协奏曲——《黄河》第四乐章。对比有何不同?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