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音乐 【课题】《新疆音韵》
设计意图:新疆音乐的特点是闻歌必起舞,听着欢快的手鼓声,同学们已开始跃跃欲试,穿上新疆服装,再戴上最有特色的四棱花帽(维语叫“多帕”),师生共舞,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七、教师小结,课堂教学继续延伸
师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唱了不少新疆民歌,细心的同学可能会发现,它们并不像新疆音乐典型特征所说的那样丰富多变。为什么呢?老师来解答,这些民歌都是经过整理和改编的,属于麦西来甫(聚会)中演唱的小曲,结构短小,曲调朗朗上口,易于传唱。
(出示课件)在新疆维吾尔族音乐史上,有一部驰名中外的传统大型套曲《十二木卡姆》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一部维吾尔族音乐舞蹈完美结合的艺术瑰宝,全套木卡姆包括170多首歌曲和歌舞曲,72首器乐间奏曲,演唱起来可以24小时不停,具有有乐、有舞、有词的民族特点。这是一部巨大而完整的,几乎概括了维吾尔族数百年斗争生活及其所有民族艺术形式的音乐史诗。如果说西方文化离不开《圣经》,伊斯兰文化离不开《古兰经》,那么可以说维吾尔族文化离不开《十二木卡姆》,它是维吾尔族音乐的脊梁,是打开维吾尔族文化的金钥匙。
布置一个预习作业:有兴趣、有条件的同学课下上网收集资料,了解《十二木卡姆》,下次课,我们将继续走进新疆,完成我们的新疆音乐之旅。
(在藏天朔演唱的现代版《我们新疆好地方》歌声中结束本课。)
●        案例评析:
这是一节教学目标明确、民族特色突出的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特点:
一、          本课教学设计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充分利用有限时间,对新疆维吾尔族音乐进行较为详尽的介绍与欣赏,通过老师和学生的唱、奏、舞,课堂教学气氛活跃。
二、          本节课处处体现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课前指导学生预习,调动了学生已有知识体验。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资源,完成自主学习,符合当代学生的认知特点。课堂上满足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三、          教学多媒体制作精美,素材运用合理规范。教师课前精心备课,准备大量充实资料,丰富了学生视听感受,同时也大量节约教学时间,加大了课堂学习信息量,为本课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奠定坚实基础。
四、




 
  减小字体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增大字体



 中查找“七年级音乐 【课题】《新疆音韵》”更多相关内容
中查找“七年级音乐 【课题】《新疆音韵》”更多相关内容 中查找“七年级音乐 【课题】《新疆音韵》”更多相关内容
中查找“七年级音乐 【课题】《新疆音韵》”更多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