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册音乐教学教案 初二备课组
二、复习歌曲 导入新课
三、授新课
(一)《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1、初步聆听,感受情绪。
2、介绍歌曲。
3、复听:完成实践与创造第三题。
(二)《歌唱美丽的家乡》
1、介绍苗族。
2、初步聆听 谈感受。
3、讲解飞歌。
4、学唱歌曲。
在教唱时,延长音和下滑音的提醒。
(三)《五月蝉虫唱得好》
1、介绍侗族
2、欣赏
3、讲解大歌
4、复听
四、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些什么?
2、谈谈体会。
第二单元《西南情韵》(第三课时)教案
东坑中学 雷 娟
教学内容:《瑶族舞曲》
教材分析:《瑶族舞曲》用复三部曲式结构而成。第一部分为C羽调;第二部分为C宫调;第三部分又转回C羽调。乐曲开端是一个引子,第一部分由两个不同速度、不同情绪的主题组成:第一主题优美抒情,行板速度,用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构成;第二主题热闹、欢腾、豪放。第二部分是用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构成,在抒情、安宁的已经中,不时地带出一些活泼、跳动的色彩。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减缩再现加尾声。
教学目标:
1、知识:了解我国“瑶族”风土人情,初步感受瑶族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风格特点。
2、技能:引导学生结合音乐要素(力度、速度、情绪等)听赏音乐,进一步培养其音乐感受、欣赏能力。通过课前、课堂实践活动,培养主动学习音乐的兴趣。
3、思想: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情趣,增强和培养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操。
重点难点
难点: 音乐旋律中变化的力度、速度、情绪与塑造音乐形象的关系。
重点: 了解瑶族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音乐风格的主要特征。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
欣赏《爱我中华》问:我们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有多少个成员,你都知道哪些?听乐曲片段(瑶族舞曲)问:这么美妙的音乐来自哪个民族?
二、进入新课
(一)介绍瑶族
(二)初听全曲,了解全貌
1、乐曲描绘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表达瑶族人民怎样的心情?你是从乐曲的哪些特点中得到这样的感知的?全曲可分为几个部分?
2、学生讨论
3、教师总结:
全曲描绘了瑶寨人在节日的夜晚,围坐在篝火旁,载歌载舞的热烈场景。
结构为:A +B+A’三大部分
(三)分段欣赏
1、 第一部分之第一主题
1) 让学生哼唱旋律。
2) 播放第一部分第一主题。
思考:音乐给你怎样的感受?第一主题出现了几次,每次出现有什么不同?
2、第一部分的第二主题
1)让学生哼唱旋律。
2) 播放第一部分第二主题,
思考:主题二与主题一比较有何异同 ?
3)学生讨论,教师小结(主题二由主题衍化而来,在速度、力度方面同第一主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3、第二部分主题
1) 让学生哼唱旋律
2)播放第二部分主题
提问:与第一部分比较,音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它令你想到了怎样的情景?
(四)完整地再次复听全曲,鼓励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音乐。
三、 总结
第三单元《瑰丽的电声》(第一课时)
城北中学 蓝建梅
教学内容:欣赏
教材分析:古曲《渔舟唱晚》以歌唱性的旋律,描绘了夕阳西下,渔歌四起,渔夫满载而归的喜悦情景。《夜莺》是一首充满中国古典音乐情调的现代电声音乐作品,是雅尼在北京紫禁城和印度泰姬陵及各种专辑中最吸引人的作品之一。这首乐曲中加入了中国的竹笛。笛子的悠扬、清越,小提琴的婉转、飞扬,大提琴的低沉、肃穆,还有钢琴和电声乐队的雄浑、壮丽,最后还有人声的加入,充分显示了乐曲的独特魅力。
教学目标:
学习欣赏曲,激发学生对电声音乐的兴趣。
欣赏古筝演奏和电子合成器演奏的《渔舟唱晚》,感受、体验 我国古典音乐的美感与电子音响合成器的效果。
欣赏《夜莺》感受电声乐队的音响效果,学习有关电声乐队和电子音乐方面的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对电声乐队和电子音乐的理解和掌握,激发学生对电声音乐的兴趣。初步了解和掌握电子音乐、电声乐队、电子乐器的概念。
教学过程:
导入:
1、请学生先欣赏一首20088乐队演唱的《2008你快点来》,并介绍20088乐队。他们是中国年龄最小的一支电声乐队。他们乐队由3男1女组成.小乐队4个成员到2008的时候年龄均为6岁,他们都是从3、4岁开始学习音乐,每个孩子可以熟练演奏2种以上的电声乐器。2006年6月1日儿童节,中国年龄最小的一支电声乐队在天津华夏未来九拍珍珠鼓俱乐部成立了。导出电声乐队。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还有哪些电声乐队?
生:花儿乐队、信乐团乐队、零点乐队、五月天乐队还有英国的甲克虫乐队等等。
师:电声乐队一般有哪些乐器组成?
2、归纳:
电声乐队:是指电子乐器为主组成的乐队。
电子乐器:电子合成器、电子琴、电子鼓、电吉他、电贝司等。
电子音乐:指运用现代电子技术手段创造出来的音乐。
欣赏乐曲《夜莺》
1、简介作者雅尼
雅 尼(1954—)希腊血统的美国音乐家。一个用音乐讲述生活的人,他被称为“世界一流键盘奇才”。他少时因为家境不好,无法受到正规的音乐教育,他的成就来自他的音乐天赋和对音乐的热爱与执著。经过多年的奋斗,终于成为当今世界乐坛一位集创作、电子合成器及钢琴演奏于一身的音乐家。他先后在希腊卫城、印度泰姬陵、中国紫禁城举行个人作品音乐会。他的音乐冲破了高雅音乐创作的种种局限,广泛吸收了民间音乐的精华,在高雅与通俗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将高雅的古典交响乐与绚丽的现代电声乐巧妙地结合起来。他的音乐充满着清新、浪漫、积极向上的精神,充满对世界、对生命的那种磅礴、激昂、积极进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