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册音乐教学教案 初二备课组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10-10 07:51:16
   (祝英台的父亲逼祝英台嫁与官僚马府少爷马文才,祝英台抗婚不嫁。)铜管乐奏出了表现残暴的封建势力的主题。紧接着小提琴采用戏曲的“散板”节奏,奏出英台惶惶不安和痛苦的心情。乐队以强烈的全奏,衬托着主奏小提琴猛烈的切分和弦奏出反抗主题。逐渐形成了矛盾冲突的高潮,越来越激化,但音乐突然停顿下来,又转入慢板乐段──“楼台会”(传说中正在此时,梁山伯来祝家探望,得知祝英台为女子也得知祝英台的痛苦,二人楼台相会互诉衷肠。)这时大提琴与小提琴对答式的手法“一问一答”,如诉如泣的曲调。  
    接下去音乐急转而下──哭灵投坟,乐曲运用戏曲中的紧拉慢唱的手法,将祝英台悲切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至。(传说中在梁山伯归家后不久病故,祝英台得知后悲痛万分,她已下定了决心选择了一条道路,她与父亲约定,穿素服上花轿,并绕道梁山伯的坟前祭奠,父亲同意。那天祝英台来到坟上向苍天哭诉后碰碑自尽。)锣、鼓、管、弦齐鸣表现祝英台纵身投坟,全曲达到了最高潮,乐队奏出赞颂的音调。
再现部:乐曲出现了引子的音乐素材,而这已不是人世间的美景,而把我们带入了神化的意境。“化蝶”(当祝英台撞向石碑,墓穴突开,祝英台纵身投入后,从坟墓中飞出一双蝴蝶),我们又再次听到了那段熟悉的“爱情主题”。许多艺术家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这一动人的情节。下面我们一起朗读一段“化蝶”的歌词。
   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人徘徊,千古传颂深深爱,山伯永恋祝英台。
   同窗共读整三载,促膝并肩两无猜,十八相送情切切,谁知一别在楼台。
   楼台一别恨如海,泪染双翅身化彩蝶翩翩花丛来,历尽磨难真情在,天长地久不分开。
    所有的人都被梁祝二人所感动,对他们的命运给予同情,人们不甘于悲剧的结局,因为我们都憧憬未来美好生活。一双彩蝶翩翩起舞,飞向远天,去寻找真正属于他们幸福,而给人间留下了无限地遐想。

四、总结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欣赏了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曲,我们与故事中的主人公同命运共呼吸,是那动人的音乐调动了我们的情感,让我们时而欢喜、时而忧伤、时而悲愤、时而憧憬等等。人的一生所能经历的情感是有限的,而置身于音乐之中,我们的人生就会丰富了许多许多,通过这首作品,也告诉我们人间最可贵的就是真情。


第六单元 婆娑舞姿主备:兰延中
 

   一、教 学 目 标

  (一)感受和体验舞剧选曲的风格特点,喜爱舞剧、舞剧选曲这种艺术形式。
  (二)学会演唱舞剧选曲《红色娘子军连歌》,体会歌曲的坚定、热烈的情绪,进而体会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和红军的革命热情。并能够分别用柔和、抒情的,以及刚劲、有力的歌声演唱歌曲。
  (三)聆听舞剧《天鹅湖》选曲《场景音乐》和《西班牙舞曲》,能够辨别这两首乐曲的不同情绪、风格,并能够随着音乐唱出这两首乐曲的主题片段。
  (四)聆听民族舞剧《丝路花雨》选曲《飞天仙子》,感受民族舞剧选曲的风格特点,能够从几首舞剧音乐中辨认出民族舞剧音乐。
  (五)学习舞剧、芭蕾舞剧有关知识;了解柴科夫斯基的生平和代表性作品。

  二、教 材 分 析

  (一)《红色娘子军连歌》

  1.作者简介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由中央芭蕾舞团根据梁信的同名剧本集体改编。吴祖强、杜鸣心、王燕樵、施万春、戴宏威等作曲。

  吴祖强(1927年—) 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江苏常州人,出生于北京。1947年入南京国立音乐院理论作曲系学习,1950年随校入中央音乐学院学习,1952年毕业留校任教。1953年入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学习理论作曲,1958年毕业回国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后任副院长、院长。1985年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2000年被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主要作品有: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与王燕樵、刘德海合作);琵琶与管弦乐队音诗《春江花月夜》;芭蕾舞剧《鱼美人》(与杜鸣心合作);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与杜鸣心等合作);弦乐合奏改编曲《二泉映月》等。

  杜鸣心(1928— ) 作曲家。湖北潜江人。1939年到重庆育才学校学习音乐,在贺绿汀、任光、范继森等指导下学习钢琴、小提琴和其它音乐基础知识。1949年赴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回国后在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任教。创作上偏重于器乐体裁。主要作品有:舞剧《鱼美人》、《红色娘子军》(均与吴祖强合作)的音乐,交响诗《飘扬吧,军旗》、交响音画《祖国的南海》和《青年交响乐》等。此外,还写过一些电影音乐和铜管乐。

  王燕樵(1937年—) 作曲家。生于北京。1952年考入中国青年艺术学院乐队,1957年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1960年到新疆艺术学院工作,1963年回中央音乐学院继续学习,1966年毕业,1968年入中央乐团创作组,1980年赴日本研究学习。主要作品有: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与吴祖强、刘德海合作)、钢琴协奏曲《战台风》(与刘诗昆合作),还有电影音乐《大河奔流》、《婚礼》、《春雨潇潇》、《红色背篓》等。

  施万春(1936—) 作曲家。河北青县人。1955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1961年毕业留校任教。1973年调中央乐团创作组。1984年执教于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主要作品有:管弦乐曲《节日序曲》、《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弦乐四重奏》、交响音画《瀑布》、二胡与乐队《叙事曲》、筝与乐队《随想曲》、舞剧《红色娘子军》(合作),电影音乐《青松岭》、《丫丫》、《苦恋》、《黄河之滨》、《良家妇女》、《孙中山》、《开国大典》,电视片《黄河》和艺术歌曲《亥年残秋偶作》、《梅岭三章》、《送上我心头的思念》和《咏鹅》等。

  2.舞剧《红色娘子军》简介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故事取材于同名故事影片,后改编为芭蕾舞剧,1964年在北京首演。
  剧情梗概:十年内战期间,在海南岛有一支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红色娘子军连。吴清华原是恶霸地主南霸天家的女奴,因不堪欺凌与压迫逃出了南府,但被南霸天一伙追上打得昏死过去。南霸天以为吴清华已死,带领狗腿子离去。党代表洪常青带领通讯员小庞化妆侦察,途经椰林寨时救起了吴清华,并问明身世,指明投奔方向。吴清华加入娘子军以后,为了歼灭南霸天,洪常青化妆成华侨巨商带她深入南府,由于吴清华擅自开枪,过早地暴露了战斗信号,致使南霸天逃脱。吴清华在党的教育下觉悟不断提高,在解放椰林寨的战斗中,击毙了南霸天。吴清华成为优秀指挥员。
  舞剧《红色娘子军》的音乐吸收了海南民歌的音调素材,并融会了其他的民族音调,运用主题贯穿和交响化的戏剧性手法发展创新,塑造了性格鲜明的音乐形象。

上一页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100%(2)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