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册音乐教学教案 初二备课组
全剧共六场:
序幕 满腔仇恨,冲出虎口;
第一场 常青指路,奔向红区;
第二场 清华控诉,参加红军;
第三场 里应外合,夜袭匪巢;
第四场 党育英雄,军民一家;
第五场 山口阻击,英勇杀敌;
过场 排山倒海,乘胜追击;
第六场 踏着先烈的血迹,前进!前进!
3.《红色娘子军连歌》简介
(1)作者简介
黄 准(1926 — ) 女作曲家。浙江黄岩人。1938年入延安鲁迅文学艺术学院戏剧系,后转音乐系,学习作曲和声乐。1943年至1946年先后在大连鲁迅文工团、鲁艺文工团一团任独唱演员兼作曲。1947年任东北电影制片厂作曲。她曾为解放区第一部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蒋》配乐。1951年始任上海电影制片厂专职作曲。作有电影音乐《民主青年进行曲》、《淮上人家》、《新儿女英雄传》、《秋翁遇仙记》、《燎原》、《女篮五号》、《红色娘子军》、《舞台姐妹》、《牧马人》等40多部。电视剧音乐《磋砣岁月》、《绿荫》等。电视片插曲《小猫钓鱼》主题歌《劳动最光荣》、儿童歌曲《在老师身边》,以及《青春闪光》、《红色娘子军连歌》、《蚕花姑娘心向党》、《一支难忘的歌》等。
(2)歌曲分析
《红色娘子军连歌》是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一首主题歌曲。这首歌曲的旋律也是贯穿于全剧的主要主题旋律。该曲原来是同名电影的一首插曲,由梁信作词、黄准作曲。由于该曲鲜明的音乐 形象和在群众中的广泛影响,又被应用于舞剧音乐。因此,《红色娘子军连歌》也可以认为它是影片《红色娘子军》的主题歌。
歌曲的旋律铿锵有力,节奏鲜明,具有进行曲风格,表现了红色娘子军战士的英雄气概和勇敢坚强的性格。歌曲的主调为d羽调,两段歌词均从d羽调开始,而结束在G徵调(是为转调乐段),而结束句又回到原来的主调(d羽调)。
歌曲为三个乐句构成的乐段。分节歌形式。两段歌词后有一个结尾句,结尾句是基本上第一句的变化重复,仅在末尾放宽节奏。
(二)《场景音乐》和《西班牙舞曲》(芭蕾舞剧《天鹅湖》选曲)
1.作者简介
柴科夫斯基(1840—1893) 俄国作曲家。从小受父母的影响,喜爱音乐。乌拉尔地区丰富的俄罗斯民歌给他留下深刻印象。4岁开始弹钢琴,10岁到彼得堡法律学校上学。1859年毕业后在司法部任职,然而他不喜欢这个职业。1862年他进入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作曲,1865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1866年应邀到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授。1877年至1890年他辞去教职,专门从事创作,他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音乐创作活动之中,这是柴科夫斯基一生中创作最旺盛的时代。
柴科夫斯基一生是辛勤创作的一生,差不多对音乐艺术的一切体裁和形式,都进行过探索。他一生创作了10部歌剧、6部交响乐、3部舞剧、4首交响组曲、12首大型的交响管弦乐作品、3首钢琴协奏曲、1首小提琴协奏曲、5首重奏曲,以及大量的钢琴曲、浪漫曲、合唱曲等。其中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黑桃皇后》,舞剧《天鹅湖》、《睡美人》和《胡桃夹子》,第四、第五、第六交响曲,《一八一二年序曲》,钢琴曲《四季》,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等已成为世界音乐经典,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
柴科夫斯基的生平在本教材七年级上学期(第13册)第五单元“金色乐章”欣赏《如歌的行板》时曾作过介绍。
2.舞剧《天鹅湖》简介
舞剧《天鹅湖》是柴科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舞剧的经典作品。《天鹅湖》为四幕芭蕾舞剧。舞剧脚本取材于俄罗斯民间故事《天鹅公主》和德国作家姆宙斯的童话《天鹅湖》。由贝吉切夫和赫尔茨撰写脚本。创作完成于1876年,1877年2月22日在莫斯科大剧院首演。
剧情梗概:美丽的公主奥杰塔及其女友们在天鹅湖畔采摘鲜花,被恶魔罗特巴尔德施用魔法变成一群白天鹅,她们只在夜晚才能恢复人形。一日王子齐格弗里德打猎在天鹅湖边与奥杰塔相遇,他们互相倾慕,奥杰塔向王子述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并告诉他只有真诚的爱情才能破除魔法。王子决定在次日挑选新娘的舞会上宣布奥杰塔为新娘。恶魔命其女儿黑天鹅化妆成奥杰塔参加舞会,欺骗王子,王子发觉受骗后,立即奔向天鹅湖畔,追杀恶魔,一声巨响,恶魔殒灭。奥杰塔和她的女友们恢复了人形,公主和王子重逢,终于获得了幸福。
该舞剧音乐后由作者编成同名管弦乐组曲《天鹅湖组曲》,由6首乐曲组成。该组曲后由他人扩充为13首乐曲。
3.《场景音乐》音乐分析
本课选用《场景音乐》是舞剧第二幕的开头场面的音乐(舞剧音乐的第10分曲,全剧共29个分曲)。这段音乐是贯穿整个舞剧音乐的主题——天鹅主题(见例一),以这个基本主题为主导动机,发展成整个芭蕾舞剧音乐。
例一:
这个音乐主题在舞剧的多处出现,在舞剧的第一幕的终场(舞剧的第9分曲)、第二幕的开头场面(舞剧的第10分曲)、第二幕的终场(舞剧的第14分曲)和第四幕的终场(舞剧的第19分曲)中都以这个主题为基础发展而成。
这个天鹅主题在第一幕和第二幕中,是一个情绪悲凉的小调式主题音乐,表现了奥杰塔和她同伴们的悲惨命运。而在第四幕的终场音乐中,这个悲剧式的主题改编了速度、节拍,由小调变大调,成为一曲辉煌宏伟的颂歌,表现忠贞的爱情终于战胜了邪恶的力量。
这一场景是:第二幕开始,夜色苍茫,一群天鹅在密林环绕的天鹅湖水面静静地浮游,领头的一只头戴花冠的天鹅就是奥杰塔公主。天鹅主题音乐是一段充满温柔和悲伤的优美旋律,既表现了纯洁、善良、美丽的天鹅——奥杰塔的音乐形象,又象征着奥杰塔和她的女伴们的悲惨的命运,同时还体现出王子和奥杰塔对爱情和幸福的热烈追求。
乐曲开始,由双簧管以动人的音色奏出温柔而略含忧伤的天鹅主题,描绘了天鹅纯洁、端庄而略带哀婉的形象。
在呈示这一主题的同时,竖琴在弦乐陪衬下,奏出了徐缓舒展的琶音,使人仿佛看到静静浮游的天鹅在湖面上漾起了层层涟漪;竖琴的伴奏,使天鹅主题更为柔美、清纯。这一主题反复一遍后继续发展,双簧管奏出渐渐上行的旋律(见例二)使乐曲情绪逐渐激动,仿佛在诉说着奥杰塔的不幸遭遇:
例二:
接着,在乐队伴奏下,圆号用柔润的音色再现天鹅主题(例一),小提琴和中提琴重复了双簧管奏出的如泣如歌的旋律(例二)。随后,整个乐队奏出悲愤的乐声,表现了对奥杰塔命运的同情。天鹅主题(例一)再次由整个乐队奏出,大提琴等低音乐器将这一主题再一次轻轻地重复,仿佛在为奥杰塔的悲惨命运黯然神伤。
4.《西班牙舞曲》音乐分析
《西班牙舞曲》是《天鹅湖》第三幕中的一段音乐。在王后为王子齐格弗里德安排的挑选新娘的舞会上,妖魔罗特巴尔德及其女儿和随从闯了进来,他们扮作外国客人,在妖魔黑斗逢的挥舞下表演了各种民族风格的舞蹈,包括匈牙利、西班牙、那不勒斯和波兰的舞蹈,第一段舞蹈的音乐各有其民族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