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第五单元的教材分析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教育文稿  来源:教育文稿  发布时间:2009-03-21 13:37:03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的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

1、数数,数的组成

2、读数,写数

3、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4、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二、重难点、关键

1、重点: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及数的组成(要突破写数这一难题,方法一把数位教学放在前面;方法二:举反例,加以对比)。

2、难点:学会数数及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

3、关键: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因此教材特别注意讲清数位的意义,使学生在理解数位的意义的基础了掌握读法和写法。了解数位的意义包括知道数位的名称,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10和几个1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正确、熟练地读出100以内的数。

3、能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4、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四、学生分析

学生之前已学习了20以内的数。20以内的数由于数字较小,学生感知比较容易,并在生活中常用20以内数解决一些问题。100以内数相对较大,且在生活经历中不常用到,虽然大部分同学会数100以内的数,少部分同学能进行100以内数的口算,但学生分化是较大,对部分同学来讲掌握起来还是有较大困难。

五、课时划分

数数、数的组成      (2课时)

读数、写数        (1课时)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1课时)

多些、少些        (1课时)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1课时)

摆一摆,想一想      (1课时)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有趣的情境,让学生购物的活动中认识人民币,解决实际问题,在使用人民币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应用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同时让学生树立起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本单元的内容: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相互关系(突破钱的换算这一难题,充分与家长配合,让家长带学生购物、做游戏等活动认识人民币)。

3、元、角、分的简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重难点、关键

1、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以及简单计算。

2、难点: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3、关键:组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多观察、多操作、多实践,熟记“1元=10角、1角=10分”的进率。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以及相互间的进率关系。

2、能够进行有关钱款的简单计算,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购物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四、教学措施

1、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动手动脑,进而形成积极的探索,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2、在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让学生小组合作,互相交流,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细心观察的习惯。

3、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陪家长去购物,使学生会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五、课时安排

认识人民币       (1课时)

简单的计算〈一〉    (1课时)

简单的计算〈二〉    (1课时)

Tags:

作者:教育文稿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