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第四五单元通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03-29 15:26:39

整理房间

教学内容:P52--P53

教学目标:

1、  过活动,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

2、  能按一定标准,对物体进行整理分类的。

3、  培养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与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关键:明白分类的标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自己整理过东西呢?能和同学们说一说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学习如何整理房间吧!

二、整理房间

1、出示图:

这是小明的房间,看到小明的房间,你想说什么?

2、假如你是小明,你准备怎么整理房间?

3、根据你的想法自己动手圈一圈,画一画,把同类的东西放在一起。

4、说一说你是怎么整理的,为什么这样整理。多请几个小朋友说一说。全班进行充分的交流。

三、巩固练习

1、把会飞的动物涂上颜色

(1)学生自己观察,明确题意;

(2)独立完成;

(3)全班进行交流,让学生说一说他是如何分类的。

2、在水果下面画√,蔬菜下面画○。

(1)明确题意:

看看第2题图上有什么,可不可以给它分类。

说说这样分的理由。

(2)完成练习

3、分一分

(1)看题目:

说图上有些什么,按照什么要求给它分类。引导学生看题目。

(2)分一分,归归类。指导填序号。

(3)全班进行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玩具:⑵⑸⑿

文具:⑶⑷⑹⑺⑼

服装鞋帽:⑴⑻⑽⑾

四、实践活动

自己整理自己住的房间,回来交流整理的方法。

看谁最爱劳动!

五、今天有什么收获呢?和大家一块儿说说好吗?

 

整理书包

教学内容:P54--P55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初步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化。

2、能按不同的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

教学重难点:按照确定好的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学习用具,几何图形。

教学过程:

一、昨天我们学会了如何整理房间,知道要按一定的标准,今天我们就用自己学会的知识,来整理一下自己的书包。

二、活动导入

1、让学生整理自己的书包。

组织讨论:说一说是怎样整理的,让学生充分的说。

2、让学生看一看教科书的图。

说一说这两个小朋友怎样整理的。

3、小结:

分类结果在同一标准下是一样的,在不同标准下呈现多样性。

三、练一练。

1、分一分,说一说。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说。

(1)怎么分?说标准。

可以按年龄分类,按性别分类。

(2)图上有什么,怎么分?

可以按颜色分类,按样式分类,按样式和颜色分类。

(3)图上有什么,怎么分?

可以分成机动车和非动车两类:大车、小车、自行车三类,按分配个数分成三类。

2、看一看,可以怎样分。

(1)图上画着什么,可以怎么分。

汇报,交流:可以按大小分类,按形状分类。

(2)小题:是一些算式,先让学生独立分分。在全班交流,充分说说自己分的理由。

四、小结,实践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2、实践活动。

到图书馆或书店看一看。图书是怎样分类的,回来后与同伴说一说。

 

 

 

 

 

 

前后

教学内容:P56—P57

教学目标:

1、在对实际情境的观察中,认识物体“前后”的相对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2、能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境中物体间的“前后”关系。

教学重难点: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

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森林王国召开森林运动会,许多运动员纷纷报名参加,让我们一起来瞧一瞧。出示挂图。

二、森林运动会

1、请小朋友们仔细看图。

2、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

请提问题。

3、说一说:

鹿在最前面,谁在它的后面?松鼠跑第几?小白兔跑第几?

4、你还想知道什么?让同学说一说。

5、跑步比赛的时候,动物赛车比赛开始了。看看他们比赛进行得怎么样?

6、出示:(小黑板)

在图中,1号车是第_名,5号车在_号车的后面,在_号车的前面。

自动独立完成,报名汇报。

7、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三、巩固练习,练一练

1、你的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让学生自己观察,说给大家听;交换位置再观察前后变化。

2、看图,明题意。

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3、观察图。

自己说说:下一站是__。我去动物园,还有_站。

四、数学故事

1、看两幅图,用前、后编一个故事。

2、指名学生说。

五、小朋友: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什么?

 

 

 

 

上下

教学内容:P58—P59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上下”的位置与顺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理解“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3、能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

教学重难点: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

教学准备:主题图、有关学具、剪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前后的方位顺序。老师想考一考小朋友们学得怎样。教室的前面是什么?后面是什么?

二、探究新课:出示主题图。

1、仔细看图,说说图上有什么。让小朋友多说说。

2、考考你:

小鸟在小兔的_面,小兔在鸟的_面,

松鼠在小兔的_面,松鼠在小鸟的_面。

3、指名说,全班进行交流。

三、巩固练习,练一练

1、填一填,说一说。

(1)仔细观察图。看看都有些什么?    (2)指名说一说,引导把话说完整来。

2、把6写在上一行,把9写在下一行。

让学生说了哪个数在上,哪个数在下。

3、请你分房子。

(1)自己动手剪贴动物。

(2)说说它们的位置关系。

(3)这题的答案不唯一,根据学生自己的意愿来确定,多请一些同学来说一说。

4、独立完成思考推理题(4)(5)两题,读题目,让学生自己好好想一想,再同桌交流一下。

四、小结。本节课你又学会了什么?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