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周长教学设计与评析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与评析
(江苏省姜堰市三水学校 谭红海 225500)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98-99页,圆的周长。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圆周率的验证过程,让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周长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
2.初步学会以数学的角度提出的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胶片,胶带纸,硬纸片圆4个,直尺,铁丝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题:
1.教师出示圆形的大胶带纸,提出在胶带纸上贴上一层红色的包装纸,你要想知道至少准备多长的红色包装纸?
2.学生:先用线沿着胶带纸边缘绕一周,然后测量出线的长度,就可知道至少准备多长的红色包装纸。
3.引入圆的周长概念,同时教师出示圆形的铁线圈打开拉直,帮助学生理解圆的周长的含义。
评析:完美的引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课的一开始就从学生每天用到的熟悉的物体入手,通过胶带纸用红色包装纸贴在胶带纸的外围,把一个新颖有趣的话题抛给学生,从而引出圆的周长概念,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原枯燥无味变成生动有趣。
二、教学周长测量的方法
1.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胶带纸,两人一小组合作探索,测量出胶带纸的周长。
2.学生通过实验后,进行汇报。
①滚动法:把胶带纸在直尺上滚动一周;
②缠绕法:用一根线绕胶带纸一周,再测量出线的长度;
③把胶带拉开一周贴在直尺上,看贴了多长。
3.用这三种方法,测量出水瓶的底面周长?可以吗?(可以)
那么这三种方法能不能测量我们每天骑的自行车的车轮的周长吗?(不能)。这三种方法能测出地球的赤道(近似一个圆)的长度吗?(不能)
评析: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去寻找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同时使学生体会到用这三种方法的局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产生了探索的欲望。
三、启发学生探索,找出规律
1.学生拿出预先准备的直径1分米、2分米、3分米、4分米的圆,分组合作交流:
①把测量出的四种圆的直径周长。再用周长除以直径所得的商(得数保留两位)分别填在99页课本上表格里
②通过测量和计算,你发现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有什么关系;
a.各小组汇报填表的数据,放在投影仪上,选出其中一组比较好的表格放大。
b.数据不同的圆的物体的周长、直径,它们的周长除以直径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发现了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③为什么我们测量出的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3.发现规律:
①介绍祖冲之认识圆周率
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商都是一个固定的数,这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π=3.1415926……,我们计算时一般保留两位小数取它的近似数3.14。
②总结出圆的周长公式
如果知道圆的直径(或半径),你能计算出圆的周长吗?
用: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C=πd 或 C=2πr
③简单的应用:学生自己解答例4,求出三种自行车的车轮的周长大约各是多少厘米?
四、学生看出质疑:
评析: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难点,在学生汇报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总是3倍多一些,从而把学生的思维推向高潮,继续探根寻源,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最后发现规律,总结出圆的周长公式,这样学生有了多种感官与知识的形成,体验到数学学习充满了探索和创造,感受到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然后让学生进行验证例4,给学生以肯定的回答,最终达成理解圆周率的这一教学目标。
五、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有一种汽车的车轮的半径是0.3m,它在路上前进一周,前进多少米。
2.计算下列各圆的周长
d=3m r=2m
学生计算后反馈:3×3.14=9.42m
2×2×3.14=12.56m
3.如图(正方形为黑色,圆为红色),如果让你
绕黑色、或红色线路走一圈,你会怎么选?为什么?
①学生可能有下列回答:
a.我会走红色的,因为红的就是圆形的周长,比较近。
b.我会走红色的,因为红的就是圆的周长,圆的周长比正方形的周长短。
②其实我们可以用具体的数据来说明圆的周长比正方形的周长短。
③学生回答:正方形的周长是直径(边长)的4倍,而圆的周长是直径(边长)的3.14倍。
④小结:从这幅圆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圆的周长,确实是直径的4倍不到,3倍多一些。
4.有一位牧民建一个半径是50m的牛栏,周长是多少m?
在牛栏周围每隔2m打一个木桩,要打多少个木桩?
要有多长的铁丝才能把牛栏围上三圈(接头处不算)
学生可互相讨论:第一个问题实际上是求圆的什么?
第二个问题是求圆的什么?
第三个问题是求圆的什么?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我们是怎样学习的呢?你有什么收获?还存在什么问题不懂的?
总评:本节课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在自学中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在交流中合作探讨,在实践中动手,从而感知圆的周长,体会圆的周长,理解计算公式,掌握计算周长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