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先学后教”的认识 小数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我刚刚讲完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的“小数的加减法”,就有幸在周四的数学专业委员会的活动中听了此内容全国大赛一等奖第一名的课堂教学实录。两相对比,有很多感受,也受到了许多启发,尤其对目前宋校长提出的“先学后教”的教学思想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反思如下:
一、不是所有的课都适合“先学后教”。
校长刚提出“先学后教”的理念的时候,我就在课堂上进行了尝试,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我在讲“小数点移动”这一内容的时候,采用了学生自学,再汇报的形式。可是由于本课有许多关键的句子“扩大到原数的几倍”“缩小到原数的几分之一”等,学生自学完后注意不到这些关键的地方,不知道为什么换成别的词就不行,所以汇报时错误百出,老师再一一纠正就很浪费时间。而教学“小数的加减法”一课时,我采用让学生自己编几道小数加减法的题,看一看能分成几种不同的类型,然后再总结计算法则,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很快就能自学明白,汇报交流的积极性高,准确性也高,效果就比较好。所以,我认为不是所有的课都适合“先学后教”,课堂生成的内容基本
二、“先学后教”要让学生围绕一个主题研究学习。
刚运用“先学后教”的模式进行教学时,我习惯于本节课讲什么内容,就让学生在上课开始的几分钟看什么内容,然后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看了名师的教学实录后,我才意识到我理解的“先学后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先学后教,充其量只能算预习。录像中的老师在让学生研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时,之前没让学生看书自学,而是提出了一个有挑战性的问题:“小数加减法还会有哪些不同的形式?你能自己出几道题吗?看谁出的题能给大家新的启发?”这样的问题紧紧围绕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在进行学习研究,从而目标明确地完成了“先学”。如果这节课老师上来就让学生看书,然后再通过做题汇报学会了什么,学生就缺少学习思考研究的过程,从而使学习过程变成了机械的模仿,就失去了先学后教的意义。
三、“先学后教”要注意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我在教学完“小数的加减法”,领学生做练习的时候,采用了小组的同学互批并互相评价的方式。一些解题习惯好的同学建议忘点退位点,忘写进位数的同学要细心,按照顺序一步一步完成,这其实就是学生在教学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