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角》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
公开课教案
课题:认识角
时间:4月25日 执教者: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64—66页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角、知道角,初步认识角。
2、 动手画角、做角,加深对角的认识,并能比较角的大小。
3、 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较过程中学会方法。
教学重、难点:
1、 能从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
2、 能正确地进行角的大小比较。
教具、学具准备:
小棒、硬纸条、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星期天,小明和小红两个小朋友可忙了,他们在忙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他们在干什么?(做手工)手中和桌面上有哪些物体?
师:这些物体上有没有我们认识过的图形?(生说,师课件闪现)
师:这些物体上不但有我们认识过的图形,还藏着我们的新朋友——角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板书课题:认识角)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一)引导观察、初步感知。
师:这些图形都是角,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有一个尖尖的头,有两条直直的线。)
1、角的名称
师:我们把这个尖尖的点,给它起个名字叫做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做
角的两条边。板书: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直直的)。齐读
2、摸角
刚才我们认识了角,请小朋友们找一找,我们的桌上哪里有角?在我们的
学具三角板上也有角,(师指着角)用手掌心靠近这个地方,有什么感觉?(尖尖的)师示范摸:顺着这个点,向一边摸一摸,有什么感觉?向另一边摸一摸呢?你能摸摸其他角吗?
摸一摸数学书上的角。
3、刚才我们摸了摸角。你能选择合适的材料搭出一个角吗?
你能指出这个角的顶点和边吗?(指名上台实物投影演示,并指出角的顶点和边。)
4、画角
刚才我们摸了摸角,那你们想不想画角呢?
师示范画:先画出这个尖尖的点,再画出两条直直的线。
通常我们还在两条边之间用一条小弧线作为角的标记。(板画)
师生共同小结:角一个顶点,两条边(直直的)。
(二)多层练评、内化新知。
1.辨角。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生说说理由。
2.数角。下面的图形各有几个角?做上标记,然后数一数,填在括号里。
实物投影展示。
(三)动手操作,感知角的大小。
1.观察。
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钟面上的角。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分别可以看成是角的两条边,转动时针和分针,就形成了角。下面你能一眼看出哪一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生判断)你是怎么判断的?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比较,我们知道角是有大小的(板书:角有大小),角都两条边张开的越大角越大,张开的越小角越小。(板书: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2.操作。
(1)师:如果用两根硬纸条,你能做出一个角吗? 指一指顶点和两条边。(生做角,,师巡视)
(2)师:老师也做了两个角,你知道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吗?(出示两个一样大的角,但边不是一样长。)怎样比较?
师示范比较,小结:两个角的顶点重合在一起,一条边也重合,看另一条边。两条边都重合就一样大。这证明角的大小和两条边的长短有关吗?(板书: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3)你们想不想比一比角的大小呢?和你的同桌比一比,谁的角大,谁的角小?(指名演示,说说是怎么比的。)
师小结:我们通过用两条硬纸条做角,知道角的大小和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条边张开的越大角越大,张开的越小角越小。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3.比较
(1)师:其实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比如说,夏天常用的纸扇,(出示纸扇图)打开时,纸扇上的角在哪里?顶点呢?
师:同学们认真观察,慢慢打开,扇面上的角发生了什么变化?
(2)(师出示剪刀图):合拢剪刀时,剪刀上的角发生了什么变化?
师小结:什么情况下,扇面(或剪刀)上的角越来越大,什么情况下,扇面(或剪刀)上的角越来越小?
4.折角。
我们再来看看:一个长方形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1)学生动手折一折
(2)投影展示学生折的结果
(3) 幻灯出示,三种结果。
三、总结延伸
1.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你有什么收获?
(幻灯出示:角的儿歌。)
2.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物体上都有角。(幻灯出示)延伸:回家后向爸爸妈妈展示你今天所学到的本领,找出生活中物体上的角,并指给他们看,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