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方位”教学片段与反思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6-17 14:57:32

  新课标指出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有效的学习,学有效的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循规蹈矩,而应大胆地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创造思维放飞的空间,让学生感知、探索、发现,从而激发情感,享受成功。笔者以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认识方位为主线,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在情境中引入——给学生以源头的思维空间

    [片段1]学生坐在中间,在8个方位上摆上学生喜欢的卡通动物。

    同学们,你们知道太阳从哪里升起来吗?(东面)哪里落下去?(西面)小朋友现在面朝的是哪一面?(西面)在西面你看到了什么?(娃娃)对,是娃娃丁丁。

    今天丁丁带来了它的许多好朋友来到小朋友中间,丁丁在西面,它的好朋友熊猫在哪里呢?(东面)跳跳虎呢?(南面)小熊呢?(北面)

    每个方位可以让多个学生说一说,并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反思]现实生活经验是学生学习的百宝箱,当数学与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时,数学的思维源头就被激活了,数学思维就有了扩大的空间。在本课中,课前我了解到大部分的学生对于方位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比较零散。于是,我将学生置身于现实的方位中,以第三人称导入,利用找朋友的游戏让学生初步感知现实方位,使学生的思维在现实的空间中遨游。富有生活味和童话味的情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而轻松地参与思维和判断的过程。这样把原本零散的生活经验变得系统,无序的生活经验变得有序,从而培养了学生主动捕捉数学的意识、眼光和热情。

二、在争论中碰撞——给学生以自由的思维空间

[片段2]

    1.丁丁想把这四个好朋友的照片按照它们现在的方位贴在黑板这个平面上,那该怎样贴呢?在黑板上哪里是东、南、西、北呢?

    2.学生小组讨论,自由说说自己的见解。(有的说西在上面,有的说西在左边,还有的说西在下面,甚至有一位学生说出了上北、下南的方位)因此,我设计了贴照片的环节,让学生在贴照片中发现该如何确定方位。

    [反思]教师让学生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自主搜寻问题的解决途径,参与争论——明晰——再争论——再明晰的思维过程,丰富了学生参与活动的情感体验。争论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争论时,学生的思维火花才会碰撞,学生的潜能才能从孕育到释放。当学生争论不休时,教师不用急于做出评价,而要以此为契机,还学生以自由的思维空间,做一个潇洒的助攻手。但并不等于没有

    师:是呀,在地图或平面图上,应该有一个确定方向的标准,我们通常用这个符号来表示(出示指向标),你能说说它的意思吗?(箭头所指的上方是北面)教师出示北字,下面呢?(南面)依次出示南、西、东几个字。然后让学生上来分别将相应方向的小动物的照片贴在黑板上,并以此为出口依次认识其他的四个方位。

    [反思]把现实生活中的方位抽象为平面图中的方位这个难点,在学生的争论中解决了。学生通过思维的碰撞,生成了分享的课程资源,创设了自由的思维空间,也获得了方位知识。

    三、在尝试中运用——给学生以实践的思维空间

    [片段3]小导游参观我们的学校。

    出示学校的平面图,认一认我们学校有哪些建筑物,并说说它们的位置。

    电教室在教学楼的(  )面;办公楼的北面是(  )

    器材室在操场的(  )面;大门的南面是(  )

    通过比较,使学生体会物体间的位置是相对的。

    你能当一名小导游来介绍一下我们的学校吗?可以在小组中介绍,也可以介绍给听课的老师听。然后请几名小导游上台来介绍。

    [反思]在本片段中,让学生以一名小导游的身份来介绍自己的学校,既巩固了方位的知识,还使学生发现,每个导游站的位置不同,建筑物的方位也就不同了。学生的思维在实践中更加灵活,知识在运用中更加深刻。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激发了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新课程特别强调学生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再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仅给学生一个运用新知充分发散思维的空间,还能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到学以致用。

    四、在游戏中拓展——给学生以探趣的思维空间

    [片段4]小小设计师

    1.出示房间平面图和一些家具,如床、电视机、书桌、沙发、衣柜等。(平面图是书上的练习)

    2.小组讨论:打算怎样合理地设计你们的房间呢?运用今天学习的方位知识摆放好家具的位置,说说你的设计意图。

    [片段5]连连看

    第一次连,老师边说,学生边连。往东画4格,再往北画3格,再往西画2格,再往西南画3格。请学生说说画的是什么图形(梯形),并用课件演示验证。

    第二次连,提升一个层次,让学生不动笔,闭上眼睛,听老师的描述,然后猜一猜,最后再在自己的纸上连一连。往东画4格,再往北画2格,再往西画4格,再往南画2格。让学生的思维经历从空间想像到实际验证的过程,课堂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而又有趣。

    [反思]在本片段中,教师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方位知识设计房间里家具的摆放,既复习了方位知识,又让数学与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数学的价值,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被有效地激发出来。有的学生说要把桌子放在窗户下面,因为窗户下面的阳光特别的充足,而且做作业累了还可以看看树上的小鸟;有的学生说要把床放在东面,这样每天在床上就能看到太阳升出来,就不会迟到了……学生的想法千奇百怪,设计的房间也千姿百态。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看着自己小组设计的房间,享受到作为设计师的成就感。许多学生表示回家后改造自己房间的愿望,这不正是数学所追求的目标吗?课堂要动态生成,就需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资源的构建者生成者。而用学生最喜欢的游戏形式,进一步升华本课内容,更能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成为学生进一步的趣味源头

教师让学生在玩中重构教材,在争论中张扬个性、发展思维,课堂真正成为了由知识到能力升华的场所。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主动地、合理地、创造性地引领学生走进教材,放飞思维的翅膀,让学生的思维在广阔的空间中飞翔,那么数学学习就是快乐的学习!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