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概型”教学设计(3)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8-27 08:23:25

 

  除了教材中掷硬币与掷骰子外,还可以举学生身边的事件,如班级里选班长等

 

  (2)通过画树形图和列表的方法,落实古典概型中随机事件的概率的求解

 

  (3)通过变式训练的方法,提升学生掌握古典概型中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的分析方法

 

  难点:如何判断一个试验是否为古典概型,弄清在一个古典概型中某随机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和试验中基本事件的总数。

 

  突破的方法:

 

  (1在概率的计算上,鼓励学生尝试列表和画出树状图,让学生感受求基本事件个数的一般方法,从而化解由于没有学习排列组合而学习概率这一教学困惑;

 

  (2)通过正、反两方面的例子,特别是举一些破坏了古典概型两个重要特征的例子,以突破古典概型识别的难点,

 

  (3)举一些数学分支中的古典概型例子,如表面涂色正方体分割成等体积的27个小正方体,从中任取一个,则一面涂色、二面涂色、三面涂色的概率分别为多少?

 

  4.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古典概型的概念理解与古典概型的计算中,一是学生不能正确理解等可能性;二是学生不能完整的列举出基本事件总数和事件A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因此需要用直观地、描述性的语言暴露老师的思维过程,给学生以具体的指导。

 

  初学者对基本事件与随机事件的联系与区别存在理解困难,对于基本事件的互斥性比较容易理解,但对于任何事件(除不可能事件)都可以表示成基本事件的和这一特点不知所措,为了突破这一点,教学中可以用类比思想来解决,将集合的“单元素子集”比作基本事件,那么任一其他子集都可以是单元素子集的并集(和);例3的教学中学生对为什么要把两个骰子标上记号理解不透,关键是不能从实质上把握古典概型中“每个基本事件出现是等可能的”,或者说缺少判断这一等可能性的意识,为了突破这一点,可以设计一个模拟方式来验证每个基本事件是否具有等可能性。 

  5.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中,通过观察、类比、思考、探究、概括、归纳和动手尝试相结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维能力,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教学中利用直观图形、计算机模拟、列表、画树形图、用Excel软件等工具来支持对概率古典定义的理解与运用 

  6.教学过程设计

   [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1

 

  (1)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会有哪几种可能结果?这些结果具有哪些特点?

 

  (2)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会有哪几种可能结果?这些结果具有哪些特点?事件“出现质数点”可以用这些结果表示吗?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