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绵羊》 创新课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08-25 18:51:05

为了使歌曲更精彩请你们把这两个声音加在歌曲中合适的地方。

2、大家都很高兴,森林里还住着许多动物呢,你最喜欢哪一种动物,能不能把他们的名字和叫声也编进歌词里呢?

(五)、总结深化

1、师:要是地球上没有了动物会怎样呢?

学生讨论回答:难过、没劲、伤心……

2、师总结:动物都是我们的好朋友,让我们手拉手保护小动物,保护我们的大自然,只有这样,地球家园才会变得更加美丽!

在音乐声中师生一起与小动物说再见。

3、在欢快的音乐声中结束本课教学。

教学反思

《我的小绵羊》是一首印度尼西亚歌曲,采用上行模进和反复的写作手法,具有活泼、风趣的风格。但刚上二年级的学生学唱这首歌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在符点节奏、区分、唱准“12”、“54”、掌握反复记号和重音记号是教唱歌曲的难点。下面就这节课我谈谈自己在突破难点时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首先,我设计用模仿小动物开课,学生感到很新奇,都想来尝试。这不仅打破以往唱歌课以节奏导入的模式,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音乐课和其他学科整合、融会贯通。

其次,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我采用和学生一起寻找小绵羊的方法学读歌词,让学生带着期盼的心情在反复寻找小绵羊的过程中突破“X · X”附点四分音符节奏。孩子在边学边玩的过程中很快就学会了歌词。

接着,我继续利用观察色块的方法,让学生跟唱“啦”来区分和唱准“12”、“54”这几个音符,为下面更好的学唱歌曲打下基础。再接着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学习音乐知识:重音记号和反复记号,让他们通过反复聆听歌曲,加上我的提示,进行自主学习,更能促进他们学习的热情。

另外,这节课我有意识的让学生多做自评与互评,在评价当中培养他们仔细聆听、认真思考的习惯。

整堂课上完后,我除了总结较为可取的成功之处以外,也发现自己不足的地方,那就是对学生激励性的语言不够丰富。比如:有位学生回答出了反复的顺序,应该说已经突破了难点,如果这时我能多给他些激励性的语言,我相信受到激励的不止是他还有全班同学。这点是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通过这次“迪爱生杯”创新课大赛,我深深的感受到在课堂上老师应真真正正的关注学生,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小主人。

上一页  [1] [2]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