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查找“第一课 春天”更多相关内容
中查找“第一课 春天”更多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小学音乐第二册第十课《汪汪与咪咪》
- ·下一篇文章:一年级 第二册 第三课 手拉手
第一课 春天
第一课 春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聆听、歌唱歌(乐)曲,感受春天的美好。
2、 聆听《杜鹃圆舞曲》,能感受三拍子旋律的特点,并能大胆用自己的动作表现对乐曲的感受。
3、 能用柔和的声音和愉快的情绪歌唱《布谷》。
4、 能发现歌曲与图形谱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1、 用自己的动作表现对乐曲的感受。
2、 一字多音和一音多字处的学唱。
课前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2、 学生在课前去课堂外寻找春天。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 学生随着三拍子音乐做小鸟飞的动作进教室。
2、春天印象:将自己寻找春天的结果与同学进行交流。(结合课件:当
学生说到某样事物时,就出现该事物的图片。如:冒尖的小草、发芽的小树、
风筝、小鸟等),教师简单小结。
二、欣赏《杜鹃圆舞曲》
1、 图片导入:春天到了,杜鹃鸟高兴地在天空中唱起了歌,跳起了舞,你听——
2、 聆听《杜鹃圆舞曲》,屏幕展示杜鹃鸟图片。
3、 请学生说说对乐曲的初步感受:情绪、旋律、速度、杜鹃鸟的形象等。
4、 复听,找一找杜鹃鸟的叫声,并模仿。
5、 请学生学学杜鹃鸟在天空中飞舞的动作(跟师做),要求能和上音乐节拍。
6、鼓励学生能创造出自己的动作(屏幕播放小鸟飞翔的片段),并对表
现较好的学生给予奖励(动作优美、节奏正确)。
三、学唱《布谷》
1、导入:播放布谷鸟的叫声,学生回忆:这个鸟叫声和《杜鹃圆舞曲》
中的哪个声音很相似,并学一学,比一比,谁的叫声最动听。
2、师简单介绍布谷鸟(又叫杜鹃鸟)。
3、聆听《布谷》,寻找与《杜鹃圆舞曲》的相似点:旋律、情绪等。
4、结合图形谱聆听歌曲,找出图形谱与歌曲的关系:强弱、时值、一音
多字、一字多音等。(学生若找不到可多听几次)
5、结合课件欣赏歌曲,完整感受歌曲旋律。
6、复听歌曲,课件图片突出显示一字多音和一音多字处,学生感受。
7、学生跟琴轻唱,唱到难点处用手指点着图形谱唱。
8、第一段教师范唱,配合简单动作,让学生再次感受歌曲情绪;第二、
三段,学生轻和着教师唱。
9、学生用感受到的情绪(柔和、愉快地)完整将歌曲演唱一遍。
四、小结,结束教学:
春天真美好,让我们到外面去找找还有哪些鸟儿被春天吸引过来了。
学生随着《布谷》的音乐做小鸟飞出教室。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聆听、歌唱歌(乐)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 通过聆听《小燕子》,用自己的方式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和歌曲所表现的春天。
3、 能用亲切的声音有表情地歌唱《小雨沙沙》,并能与同学合作创编动作。
4、 启发学生观察发现生活、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
教学重难点:
1、 用自己的方式感受表现对歌曲的理解。
2、 寻找生活中的声音,有节奏地表演。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随着《布谷》的音乐做小鸟飞进教室。
二、欣赏《小燕子》
1、复习导入:回忆上一节课中歌曲所唱的鸟类名称,并模仿它们的叫声。提问:你还知道春天哪些小鸟的名字?
2、聆听《小燕子》,感受歌曲旋律,提示学生注意聆听第二段歌词(学生对第一段歌词很熟悉,但对第二段歌词较陌生)。
3、请学生说说对歌曲的感受:情绪、速度、旋律等。
提问:歌曲中小朋友对小燕子说了什么?你想对小燕子说些什么?
4、观看《小燕子》的MTV,请学生想一想,可以用怎样的方式来表现对歌曲的理解。
5、学生随着歌曲旋律,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对歌曲的理解:身体的晃动、手的舞动、脸部表情等。对于表现较好的学生给予奖励。
三、演唱《小雨沙沙》
1、声音导入:(播放雷声)春雷响了,它把春天带来了,也把春雨带来了,你听——(播放小雨声),请学生说说小雨的声音特点,并模仿。
2、学生配合动作有节奏地模仿(出示节奏:沙沙 沙 沙沙 沙)。
3、聆听歌曲《小雨沙沙》,初步感受歌曲情绪,并说说。
4、复听,带着问题听:是谁在说话,它说了什么?
一起来做做小种子,学学种子说的话(要求注意种子说话的语气),再比一比,哪个小种子说得最好听,给予奖励。
5、师生接唱,学生亲切、有表情地唱“沙沙沙”和种子的话。
6、学生有感情地跟琴齐唱。
7、合作表演:在《小雨沙沙》的音乐背景下,两个同学一组编创动作。然后随着老师的琴声,边唱边表演。
四、课外延伸:
1、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大自然里有很多种声音,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刮风声、水滴声等,提示学生注意声音的节奏)学生有节奏地模仿。
2、让我们去外面找一找大自然的声音,并把这些声音采集起来。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的声音采集得又多又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