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春天的歌》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10-08 18:52:12

春天的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嘀哩嘀哩》,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

2、音乐知识 (1)在歌曲黄鹂鸟的叫声中模仿其节奏,从模仿实践中感受“ ”的长短。(2)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在复习四分、八分音符时值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让学生理解。

3、从聆听《春到沂河》中外音乐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

教学过程:

一、表演 《嘀哩嘀哩》

1.导入:谁能模仿小黄鹂鸟的鸣叫声?

2.如果你不会的话,请听听歌曲中的小黄鹂鸟叫。

3.听歌曲范唱(录音或教师示范)。

4.请你模仿歌曲中的黄鹂鸟叫声。

5.讲解十六分音符的时值。

6.再听歌曲范唱,要求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7.学习曲调:分两部分学唱,即前16小节和后16小节。

(1)前16小节的学唱曲:听出这16小节中的相同乐句是哪一句?先学唱这8小节,然后在学唱其他8小节。

(2)后16小节从听辨相同节奏地乐句切入,学唱好8小节,然后再学唱最后8小节。

(3)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好歌曲。

8.有感情地学唱歌词,唱好全曲。

9.让学生自己为歌曲第二部分选用合适的打击乐器编创伴奏,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尊重他们的创作,在尝试实践的基础上,选择最好的方法。

 

二、聆听《春到沂河》

1、以山东民歌《沂蒙山好风光》为欣赏《春到沂河》的导入。

(1)欣赏女声独唱《沂蒙山好风光》。

(2)随教师的琴声视谱哼唱《沂蒙山好风光》曲调。

2、聆听《春到沂河》第一部分(可以听两遍)。

设问:

(1)这段曲调熟悉吗?它源于哪一首民歌?

(2)这段曲调给你们的情绪以什么感受?

3.介绍柳琴的形状与音色特征。有条件的学校如能用VCD及多媒体现代化手段介绍,将更为形象生动。

4.看着书上的图形谱,完整地听全曲,比较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速度变化。

5.揭示曲名《春到沂河》,介绍沂河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懂得《春到沂河》是以山东民歌为素材改编的乐曲。

6.再次完整地聆听全曲。从乐曲的名称(标题)及三部分的速度变化,即兴用动作来表达对乐曲的感受与理解。

三、结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春》,感受和想象“春”的意境.

2、能听出《春》的主题旋律,并为画面选择合适的音乐。

3、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春天举行音乐会》,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

4、  认识小提琴和十六分音符。

教学重难点:

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表演《春天举行音乐会》。

教学过程:

一、感受春天

1、  图片导入,播放背景音乐《春到沂河》。

2、  说说你对春天的印象和感受。

3、  播放几首音乐片段,请学生来选择一下,哪段音乐是描写春天的。(《春》的主题旋律、《雪花飞舞》等)

4、  揭示《春》的乐曲名,并简介乐曲以及小提琴。

5、  完整欣赏乐曲,寻找主题旋律:一共出现了几次,分别在哪里出现。

6、  展示四幅画面:小鸟迎春、泉水丁冬、电闪雷鸣、鸟儿歌唱。请学生来给四幅画配上合适的音乐。(播放四个音乐片段)

二、歌唱春天

1、谈话导入:我们刚才在乐曲中听到了哪些声音?

2、聆听歌曲:你听,春笋正在指挥春天的声音举行音乐会呢!

3、复听歌曲,仔细聆听这些声音的节奏是怎样的,并学一学。(课件出示前四条乐句节奏)

4、认识十六分音符。

①     聆听后十六分音符的乐句,听一听,哪个音符最短。

②     认识十六分音符。

5、乐器表演。

③     为声音选择合适的乐器。

④     小组讨论用何种节奏伴奏。

⑤     每个小组选派几个同学表演。

6、学唱歌曲。

⑥     师生接龙唱,比一比,谁的声音最能让人感觉到春天的美丽和快乐。

⑦     解决难点:后十六分音符、休止符等。

⑧     分角色表演唱。

⑨     快乐地跟琴齐唱。

三、在小组表演中结束音乐课。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