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中的动物(第二课时)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11-14 11:12:39

音乐中的动物(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在动物园里》。

2.音乐活动“声音的长短”;听赏乐曲《狮子》。

教学目标:

1.在上一课学习的基础上,继续感受声音的长短;

2.练习三声部合奏能力,培养学生稳定的节奏感。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在动物园里》,让学生熟练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上节课课后练习汇报:两个学生为一组进行表演。

3.动物大合唱:教师选中一组节奏准确、节拍稳定的同学,再加上老师组成一个三个声部的“动物大合唱”。

4.学生聆听,感受大合唱中三声部的和谐美。

5. 学生练习:将全体学生分成三个大组,刚才示范的组当指挥,练习“大合唱”(全体手拍节拍)。

6.学生自由组合,演奏形式不同的“大合唱”。

7.教师出示各种打击乐器(铃鼓、碰铃、三角铁、响板),学生自由选择、讨论,练习刚才模拟的动物的叫声。

8.汇报练习结果。

9.欣赏乐曲《狮王进行曲》。这首乐曲描述的是动物园中的哪一种动物?为什么?

10.你怎么感受到是狮子?体会理解音乐要素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

11.观看动画片《狮子王》片断。

12.教师引导学生从音色入手,理解乐曲音色中“威严”的感受:兽中之王——狮子。

13.听乐曲模仿狮子在森林中昂首漫步的神态。

教学评价:

1.学生参与程度和参与率。

2.学生掌握歌曲《在动物园里》的熟练程度。

3.学生自选打击乐器练习的效果。

4.三声部合奏的准确性和节奏的稳定性。

5.是否注意聆听音乐,能否随音乐表现狮子威严走路的神态。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
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