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音乐单元设计教案2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12-22 08:53:51
1895年,法国的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和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爱迪生的 “电影视镜”和他们自己研制的 “连续摄影机”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活动电影机”。“活动电影机”有摄影、放映和洗印等三种主要功能。它以每秒16画格的速度拍摄和放映影片,图像清晰稳定。1895年3月22日,他们在巴黎法国科技大会上首放影片《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获得成功。同年12月28日,他们在巴黎的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里,正式向社会公映了他们自己摄制的一批纪实短片,有《火车到站》、《水浇园丁》、《婴儿的午餐》、《工厂的大门》等12部影片。卢米埃尔兄弟是第一个利用银幕进行投射式放映电影的人。史学家们认为,卢米埃尔兄弟所拍摄和放映已经脱离了实验阶段,因此,他们把1895年12月28日世界电影首次公映之日即定为电影诞生之时,卢米埃尔兄弟自然当之无愧地成为 “电影之父”。
(二)1896-1912年,电影从幼年期迅速成为一种艺术
早期的电影,还没有脱离刚刚诞生的痕迹,它以杂耍和魔幻术的姿态,使人们感到新奇。
(三)1913-1926年,无声电影走向成熟
苏联的著名电影大师谢盖爱森斯坦是无声电影时期为蒙太奇理论的建立与发展作出举世瞩目的重要贡献的杰出代表。 1924年,他导演了第一部影片《罢工》,创造性地使用了杂耍蒙太奇,把沙俄军警屠杀工人镜头和屠杀牲畜的镜头组接在一起,使之交替出现,造成了怵目惊心的隐喻。
(四)1927-1945年,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走向成熟
1927年是电影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爵士歌王》影片的诞生标志着有声电影时代的来临,同时也是电影走向成熟期的标志。声音使电影由单纯的视觉艺术,发展成视听结合的银幕艺术,实现了电影史上的一次革命,极大发展了电影的本性,为电影艺术开拓了新的天地。有声电影从问世到推广,大约用了五、六年的时间,原因有认识上的、经济上的和技术上的。特别是一批有名的电影艺术家,留恋无声电影时期的美学原则,过多挑剔了刚问世的有声电影的一些弱点。但是,随着电影艺术家对声音控制运用能力的增强,以及录音设备、技术条件的改善,有声电影才得以正常的发展。
(五)1946-1959年,电影艺术进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世界电影呈现多头并进的曲折发展时期。
(六)1960年至今,世界电影从突破创新中走向多样化发展
三、电影小常识
问:拍电影时总有人拿一块板,然后导演说“action”,那人就把板上面的木条敲下去,这个东西派什么用?为什么一定要敲一下?可不可以用纸头替代?或者不敲一下可不可以?
总结:拍电影时前面的一块黑色条纹的板叫做“场记板”。
作用有三:
一是作为每一段胶片的开头标记,便于剪辑时候识别;
二是利用打板的声音确定准确的声像定位,是后期音效编辑的开始点。
三是服装化妆道具等其他职务人员区分特定镜头的依据,避免不同时候拍摄的镜头在细节上的瑕疵,从而避免细节上的硬伤。。
四、小组建交流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电影知识。
札记:学生对电影知识很感兴趣,但现在到电影院观看电影的人越来越少了。好在学校以前请放映队来校放过电影,学生亲眼见识过放映机,所以对电影的放映还比较了解。
课题:让音画活起来
课时:2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向学生介绍电影的音效制造,以及电影的“活动”原理。
教学目标:
1.    比照动画片的原理了解电影放映机的构造和放映原理。
2.    了解电影中的音效制造,尝试着做简单的声音效果。
3.    了解蒙太奇电影表现手段。
教学重、难点:
了解电影中让声音、画面动起来的原理。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小动画书
学具:纸板、金属盆等可以制造音效的工具。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一、从动画走进电影
    在二年级时我们专门学过动画片的制作过程,谁还记得?
回忆关于动画的制作。
无论是动画片还是电影。都是通过电影放映机放出来的。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电影放映机的构造与原理。
   课件出示电影放映机
电影放映机是把电影胶片上的各个画幅连贯而又等速地反映在银幕上的机器。电影放映机一般由输片、动力传动、光学、还音和电路五大系统组成。其工作原理如图。
二、电影中的音效
在电影行业有这样一句话:“电影的一半是声音”,它说明声音在电影中所占的份量。电影之所以有震撼力,除了画面清晰、色彩优美以外,还在于电影声音悦耳动听,令人如临其境。
课件展示几种电影中的常见音效,并揭秘这是如何制造的。
三、音效我来造
鼓励学生利用带来的工具及身边容易找到的材料制造声音效果。
1.    打雷声
2.    雨点声
3.    风声
第二节
一、介绍蒙太奇
课件展示一段电影,请学生谈谈有什么感觉
介绍蒙太奇:
早在十九世纪末期的时候,电影大师们就开始使用蒙太奇——这个使电影产生了飞跃的手法。蒙太奇在电影创作中呈现了惊人的艺术效果并创造了感人的艺术力,在流动的画面结构里面,蒙太奇成了最有效的创作方法。
    蒙太奇方法,就是把两个或者多个元素合成一个具有全新内容的方法。著名的蒙太奇大师,苏联的电影理论家兼导演艾森斯坦曾经在其著作中提到:汉字中的“口”和“犬”组成“吠”,要知道,这就是蒙太奇——“口”和“犬”都是名词,各自有独立的含义,但是,当把它们组合到一起的时候便发生了质的变化,成了动词。它们展现在银幕上,“口”和“犬”的特写镜头剪辑在一起,自然使观众悟到那是一只叫着的狗,或是那有一只狗在叫,并且如闻其声。这种蒙太奇方法成了电影独特的语言形式。电影中蒙太奇指的是镜头的分切与组合,或者是剪辑。下面是一个典型的蒙太奇创作试验的著名例子,同样是三个镜头,采取不同的剪辑方法,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课件展示)
    1、一个人在笑。
    2、手枪直指。
    3、惊恐的脸。
    如此的顺序组接的镜头,给观众的是人物的怯懦和惶恐。
    1、惊恐的脸。
    2、手枪直指。
    3、一个人在笑。
如此组合的镜头,则表现人物的勇敢。艾森斯坦对这个试验曾经加以概括,他说:“通过剪辑把两个不相干的问题并列起来,不是等于一个镜头加上另一个镜头——它导致了一种创造,而不是各个部分的合并。因为这种并列的结果和分开地看各个组成部分是有着质的不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