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生活需要谁》教案 人教版 思想品德三年级(下册)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8-24 08:42:34

1我们的生活需要谁

活动主题:

我们的生活需要谁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体验,认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从事各种服务的劳动者,感受各行业劳动者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2.初步感受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相互依赖、相互服务的共生共存关系。

3.能够根据主题,观察生活,并能讲述自己观察后的感受。

活动准备:

1.课前发调查表,布置学生观察自己一天的生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一天或某种活动中都有谁在为我们服务(“为我服务的人”),写下自己独特的认识和感受(“我的新发现”)。

2.请学生用塑料瓶准备几瓶水,为模拟活动做准备。

3.制作课件,准备写有各行业名称的小卡片。

活动时数:

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话题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是谁吗?

生齐:老师。

师:对啊,老师今天给你们上这节品德与社会课,为了上这节课,还有个小插曲呢!早晨我在车站等553路汽车,等了好半天都没有车来,可把我急坏了,赶紧拦了一辆的士。我想,幸亏有这位的士司机,我才能及时赶到咱们育才二小。老师上班、出门玩,离不开公汽司机、的士司机。

【讲述老师自己的故事,将师生关系转换成朋友关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初见端倪,既引发话题,又为学生大胆发言、主动交流创设了条件。】

二、调查交流自主体验

师:哎,同学们,课前我请大家观察自己一天的生活,调查“我们的生活需要谁”(贴课题),请把调查表拿出来,先在小组里把自己的调查结果说给同学听。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

师:谁愿意把调查结果讲给大家听?

(请介绍的同学上台,把调查表用投影仪展示给大家看,教师随机贴或写出学生发现的行业名称。)

1:我记的是42号那一天。早上我坐的士到补老师家上课,晚上到江汉路逛街,妈妈在一家卖儿童服装的专卖店里给我买了一件衣服,售货员告诉妈妈我穿多大的,在收银台还专门有人收钱。

师:(贴老师、司机、售货员、收银员。)哟,一天之内有这么多人为我们服务。

2: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出去玩,钱包丢了,是警察叔叔帮我们找回来的。

师:钱包掉了,一家人心情怎样?

2:很不好,没有玩成,爸爸妈妈还差一点吵起来了。

师:真扫兴。警察帮你们把钱包找回来后呢?

2:我们心里就很高兴了,很感谢警察。

师:你用你家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生活中离不了警察。(贴警察)

3:我画了一幅画。

师:那赶快拿上来让我们欣赏一下。

3:我画的是和爸爸乘车到海洋公园玩,在那里我看到了很多鱼,但是不知道鱼的名字,(指图)这位讲解员正在给我讲解,告诉我很多知识,我很感谢她。

师:(贴讲解员)是呀,咱们生活在长江边,有很多海洋鱼类听都没有听说过,正是因为有了讲解员,让你了解了许多新知识。

4:上星期天我和妈妈下楼吃早点,小区的保安伯伯给我们开门。然后我们又到菜场买菜,卖菜的阿姨给我们称好后,还帮我们用袋子系起来。回来,经过保安室,保安伯伯又把我们家今天的报纸递给我们。

师:哦,同学们找找她发现了谁为我们服务。(显示该生调查表,让学生了解表中内容)

生齐:卖早点的。

师:(边纠正边贴出行业名称)我们称他们为早点摊主。

生齐:保安、卖菜的阿姨。

师:(贴出行业名称)你们瞧,大家每天都要吃菜,只有这位同学细心观察到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卖菜人。

5:(指自己的画)我那天咳嗽,妈妈带我到医院去,医生给我检查后,护士给我打了针。

师:这是你画下的那天看病的情形,对吧?

5:是的。

师:当我们生病的时候就离不开医务工作者的服务。(贴)

【本课的教学目的不是为了让孩子知道有多少种职业,而是让他们通过自己的经历,实实在在的感受到自己的生活需要各种行业人的服务。】

活动一:假如没有……

6:昨天下午放学后,爸爸妈妈带我去喝喜酒,酒店的保安告诉我爸爸把车停到空车位上。服务员把我们带到位子上,我还看见主持人主持婚礼,厨师把菜做好后,服务员还把各种菜端到我们桌子上,还给我们到饮料。

师:(相机贴出主持人、厨师、服务员)我们只是吃一餐饭,短短的12个小时为我们服务的人也不少啊。

师:刚才我下去听你们交流时,听到其他同学也说到了服务员,那么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注重了问题的不同侧面,同样是服务员,孩子的发现不同,教师恰如其分的引导由一个点引发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扩大了信息量,拓宽了学生思维。】

7:我有一次在酒店,去洗手时滑倒了,是服务员阿姨把我扶起来的,还要我小心走。

师: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她还为我们提供帮助。

8:我那次参加表哥的婚礼,我发现服务员很忙,一个人为几桌同时服务,谁叫她,她都会过去,态度很热情。

师:同样是喝喜酒,你的发现就和别人不一样!

师:我想问问大家,假如我们去吃饭,没有服务员会怎么样呢?

【假想问题的提出是基于学生生活的,孩子对服务员这一行业有了充分认识,在假象中深刻感受到了这一行业的重要,认识到服务员的服务是我们生活的需要。】

生:也许我们会找不到空位子,就不能坐着吃饭了。

生:如果没有服务员,我们就得自己端菜。

生:如果没有服务员,厨师做好菜得自己端出来,这样炒菜就很慢,我们吃饭就要等很长时间。

师:多不方便呀!

生:要是我们自己到厨房去,厨房都要被挤炸了。

师:那样还很不卫生呢。看来一个很普通的工作,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不能少的呀。

活动二:我当送奶工

师:谁还想说说自己的新发现?

9:我们家定了牛奶,送奶工每天都把牛奶送到我家门口。有一天早上,我6点就醒了,听见门口有开锁的声音,先以为是小偷。但是一想,肯定是送牛奶的人在放牛奶。我想我家住七楼,上下累,如果没有送奶工就不方便喝到牛奶,花钱订牛奶值得。

师:送奶工来得太早了,才让你有这样的误会。他为什么这么早就来送奶呢?

生:因为我们家的人七点半钟都出门了,他不早点来送牛奶的话,我就喝不到牛奶了。

生:现在天气很热,要是早上不把牛奶拿进来,晚上就坏了。

师:老师也为自己家的小宝宝订了3瓶牛奶。咱们听听送奶工师傅是怎么说的吧!

CAI图片:送奶工把牛奶送到客户门口的情景

画外音:我每天凌晨2点起床,先赶到牛奶公司把牛奶领出来,然后一家家的送。一百多家,要在7点半前送完。)

师:这位同学家订了牛奶,还有哪些同学家也订了。

(生纷纷举手。)

师:你家牛奶送到几楼?

生:(二楼、四楼、一楼、七楼……)

师:根据客户的需要,很多公司都要求送到家门口。像老师住八楼,没有电梯,可友芝友公司的送奶工每天把牛奶送到门口。

师:咱们当一回送奶工,送几个单元的牛奶。好吗?

生:好。

师:来,送奶工师傅们,拿起你们的“牛奶”。现在是凌晨4点,人们都还在熟睡中,我们送奶的时候千万不要打扰到别人。出发前,别忘了你的客户地址,拿好牛奶瓶呀!

(教师语言创境、提示活动阶段,学生体验活动)

师:好吧,时间到了,我们的体验就到这。

师:看你满头大汗,有什么感受呀?

生:我很累,上那么多楼梯,腿都酸了。

师:你呢?(多指几名)

生:(气喘吁吁)我累死了,口渴得不得了,想喝水。

生:我的脚都发麻了。

师:不光是你们几个有这样的感觉,看看大家,都气喘吁吁的。我们只送了五、六家,还有一百多家等着我们送奶工呢!

(生惊叹)

师:一百多家,要爬多少层楼梯呀?这么早,这么累,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做?

【提问题的角度很巧妙,体验活动的目的也就在于此,不仅使孩子认识到是这些劳动者给他们生活带来了方便,更引发孩子思考,让他们初步感受到送奶工与社会的依存关系。】

生:因为我们需要他送牛奶来。

师:哦,我们的生活需要他。

生:那是他的工作,他要赚钱。

生:我也是这样想的,可能他要赚钱给他孩子交学费,要养家糊口。

师:是的,我问过他,送一瓶牛奶赚18分钱,100瓶牛奶30天下来大约500多元,这500多元就是他一家的生活收入。在养家糊口的同时,他为我们提供了服务。

师:大家做的调查让我们看到了厨师、老师、服务员、司机、警察、医生、护士、讲解员、清洁工…这些为我们服务的人。我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他们,他们的服务都是我们生活需要的。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有哪些为我们服务的人,以及他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方便。在学生列举社会生活事实的基础上,教师应适当帮助学生归类,以使学生对社会各行业有一个总体认识。】

活动三:动画配音

师:同学们,咱们都有在家休息的时候,休息在家时你喜欢干什么?

生:帮家里做事,下棋。

生:看书、看电视。

生:看电视。

师:(出示教材中看电视图)休息时,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是件多么惬意的事呀。看来即使是休息在家时,也需要电视节目来丰富我们的生活。那我们喜欢看的节目就这样直接从电视里放出来吗?

【在家里不出门,是不是就不需要别人的服务?其实看似简单的休息生活背后,有许多我们看不见的人间接的为我们默默无闻的提供着服务,丰富着我们的生活。】

生:不是的。应该有演员演、摄影师拍。

生:还需要电视台的工作人员。

师:我听说咱们班上有位同学的家长就在电视台工作,请他为我们介绍一下。

10:我妈妈说,播放节目要有导演、灯光、剧务、剪辑师,还有的我记不清了。

师:你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给我们介绍一下。

10:我妈妈是武汉电视台的娱乐节目主持人,她总是在家里背台词,有时候背得很晚才睡觉。

师:看来演员台上看着很风光,台下还是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充分挖掘、利用学生生活资源。】

11:我告诉大家一种办法,用影碟机放动画片的碟子,就不用演员。

师:是这样吗?

生:不对,这还是需要有人画呀!

生:还要有人配音,做成碟子才能看!

师:原来是这样。那你们现在想不想看一段动画片?

师:(CAI《宝莲灯》录像片段)这是什么片子?

生:(争先恐后说)《宝莲灯》。

师:看来大家对这部动画片非常熟悉。我这儿有孙悟空和沉香的一段对话台词,谁想给他们配音?

(指两名学生上台,稍做准备然后配音)

师:大家笑什么?

生:这一段都放完了,他们还在讲。

师:(问配音学生)自己感觉怎么样?

生:太快了,跟不上来。

师:还有没有同学想再来试一试?(2生配音)

师:这回怎么样?

生:没有感情。

生:口型还是对不上。

师:还有好多人不服气,这样吧,我再放一遍,同桌之间配合,每个人都试一下。(自由配音)

师:感觉怎么样?

生:还是不好。

生:我觉得有点进步,但还是没有和同位配合好。

师:你们知道什么叫“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了吧?(CAI配音现场图片)这些专业演员为了跟《宝莲灯》配音,先得作20多天准备,才能走进录音棚。虽然在荧幕上我们看不见他们,但这些配音演员用自己惟妙惟肖的声音给我们大家带来了欢乐。………………………………【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
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100%(1)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