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五》说课稿、教案及反思 苏教版第八册数学
一 教材分析
这部分是本单元的综合练习,教材的安排可以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本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着重让学生通过练习比较熟练地掌握乘法分配律并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在这一部分里,还让学生通过计算和比较,发现乘法分配律可以类推到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第二部分是联系以前学过的加法和乘法运算律,进行有关运算律和运算性质的整理与练习,着重让学生通过比较,加深对加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的联系和区别的认识。引导学生灵活应用运算率进行简便计算,进一步提高灵活应用规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我执教的练习五主要讲第一部分的内容,那么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是通过练习比较熟练地掌握乘法分配律并进行简便计算,其次还有一个重点就是通过计算比较归纳推理出乘法对于减法的分配律。即乘法分配律的变式:(a-b)×c=a×c-b×c。
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能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的算式特点。
2能熟练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三 教学重点
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的概括(即规律的发现与概括)
四 教法与学法
教法:组织练习,引导回顾、合作
学法:观察、比较、小组合作、总结运用
《练习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58页练习五的1~5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能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的算式特点。
2能熟练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情感与态度:
让学生联系现实问题主动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感受数学规律的普遍实用性。
教学重点:
掌握乘法分配律及其应用
教学准备:
课件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25×4= 18×5= 51×2=
12×7+8×7= 101×9-9=
32×25=
二、指导练习
(1)完成练习五的第1题
师问:求小正方体的个数可以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
还可以怎样列?为什么也可以这样列?
两个算式的结果都是求的什么?
你能把它们组成一个等式吗?
师:这正是乘法分配律的具体应用。
(2)完成练习五的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教师展示学生作业,让学生讲评,做得是否正确。
指名学生选几题说说简便计算的方法。
(3)完成练习五的第3题。
师问:观察一下,每组中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估计一下这两道算式的结果相同吗?根据什么猜测的?
学生猜测并计算验证。
小结乘法分配律的变式:(a-b)×c=a×c-b×c。
(4)完成练习五的第4题。
师问:这题与哪题相似?有什么相同的规律吗?
然后让学生说说怎样算比较简便?
学生独立完成。
(5)完成练习五的第5题
问:要求一共有多少棵可以根据什么数量关系做?怎样列式?还可以怎样列式?
你认为哪道算式算起来比较简便?学生独立完成。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哪些收获?
《练习五》教学反思
练习课是小学数学课中一种常见的课型,是一种有计划、有指导的训练活动,也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有效途径。但是作为一人一课我还是初次尝试。对于这一节课可谓有得有失。得:1.这一节课中自己找准了重点,同时也有针对性的进行了练习,同时对于一些题目还进行了一定的整合。2.在练习的过程中也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的题目有易到难,有浅入深。失:1在练习的过程中也许太追求面面俱到,因此指导学生练习时重点不突出,有点泛泛而练。2练习的形式还略显单一,学生的积极性还没有完全调动起来。今后自己在练习课中要注意的是:要及时的进行反馈评价,在对比中弄清区别,在辨析中帮助学生真正的理解知识自己的内在联系。在评价中让学生受到激励。同时练习的量要适当,既要保证学生知识技能的形成,同时也要注意防止学生的负担过重。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