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第七册课本P49—P50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05-09 00:40:13

《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七册课本P49P50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的迁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规范地计算和书写乘法竖式。

教学设计:

一、复习铺垫:

1、口算热身:

15×6 =          35×2 =           23×30 =  

36×20 =         42×19          58×41

2、竖式练练手:42×26=

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并思考:用竖式计算乘法你有哪心得可以与大家交流一下?

三、互动情境探索

(一、)新知学习

1、 教学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每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

提问:李叔叔的城市离北京有多远?你能解决吗?

145 ×12=     (板书:145×12=

师:观察这算式,你发现和我们以前所学得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吗?(三位数乘两位数,两个因数都没有0……)

 揭示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145 ×12

2、你能运用估算知识猜一猜:李叔叔家离北京大约有多远吗?说一说你的想法?

3、你能用竖式计算出准确答案吗?

4、学生独立思考,自己试着在练习本上算一算。尝试算出145×12的结果,并对照估算的情况,算一算估算值与准确值的误差是否合乎实际。有困难的,可以参考课本中的算法进行计算。

5、教师巡回指导,特别关注有困难的学生。

6、交流汇报、归纳解题策略

1)、同桌之间交流计算方法

请同学们与同桌说说你的算法,也听听别人的算法。

(2)、全班交流,汇总方法

(3)、通过比较,着重指导,从而理解算法,掌握方法。

应说以下几点:(1)、数位对齐;(2)先算2×1453)再算1×14510×144);、最后将两次乘法结果相加。(黑板板书

(4)、讨论:290145分别是怎么得到的?

           、为什么145290不用位数位对齐?

三、巩固练习(课件展示)

1用竖式计算。

142×23          214×34

(先完成前一个反馈后再练习,最后将214×34改为34×214

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完成后,反馈交流。

2、当当小医生

3、学校准备发练习本,发给15个班,每班144本,还需要留40本作为备用。学校应买多少本练习本?

4、思维训练: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五、课堂作业:

课本 P50页第3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