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的乘法口诀教学实录与评析 二年级上册.doc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I)了解5的乘法El诀的来源,并能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
(2)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会应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
(2)引导学生找到口诀规律,寻找最佳的记忆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爱学数学的情感,并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
教学难点:
熟记5的乘法口诀,能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孩子们,每天上课之前我们都进行口算练习,看到你们表现得那么出色,老师也想和你们比一比?请你们选出每个学习小组中口算最快最准的同学,与老师进行一下PK。
2.师生比赛,看谁最先说出得数。指示一名学生出示El算卡片,一名学生记分。口算题如下:
3+3+3+3+3= 9+9+9+9= 7+7+7+7+7= 8+8+8= 6+6+6+6+6= 6+7+8= 7+8+9=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每次出题后都是老师抢先说出得数。参赛的几个孩子都是看到题后很紧张的用嘴快速地连加或是用手做指算以求快速地算出得数,而其他学生们都在激动和不解中感到无奈,有的同学说,那谁能比得过老师呢?]
3.趁势引出课题: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够很快说出这些算式的得数吗?(学生们满脸困惑)那是因为我有一个秘密武器——乘法口诀。板书课题: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就是争强好胜.能和老师比赛,这是多么兴奋而有趣的挑战呢!这样看似简单而随意的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勇于挑战的欲望.还牵动了学生学习新知的向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处于冷漠的接受状态。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负担。”这样简洁的导入.注重在数学思想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上为学生铺路搭桥,有目的的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使其不是漫无边际的“乱跑”,突出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编口诀。
(1)出示情景图(直接将一只手投影到屏幕上):你看到了什么?对,一只手,就是这只手.我们人人都有的手上.藏着我们要找的秘密武器呢?你发现了吗?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谈话:一只手有5根手指,是1个5.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
生l:1x5=5。
生2:也可以写成5xl=5。
师:2只手有几根手指?3只、4只、5只呢?(出示表格,每个学习小组一份)………………………………【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