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能干什么》教学课例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4-30 20:05:51

《一分钟能干什么》教学课例

西港路小学  邢熠

教材分

《一分钟能干什么》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667页的学习内容。一分钟这个概念是比较抽象的,为了让孩子们很好的感知其时间概念,具有初步地时间感,我根据孩子们的生活积累设计了教学过程、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1分钟或几分钟的长短,把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从而理解1分钟的意义,同时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

教学目标

1、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各种具体的活动如:跳绳、读书、写字、拍皮球等,使学生对1分钟具有亲身感受,使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2
、通过观察分针、秒针的转动让学生自主的认识1分钟=60秒。
    3
、通过尝试估计经历的时间,培养学生的估计的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4
、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 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行为习惯。
    5
、让学生了解利用短短的1分钟时间也可以创造许多财富,做许多事情,渗透辨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通过一系列具体活动使学生充分感受一分钟的长短,并认识分与秒的关系。

教学难点为教师要知道学生学会正确数脉搏的方法。

教学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程强调学习数学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应用的过程。《一分钟能干什么》这一课意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如数心跳、听音乐、读书、写字、跳绳等,体验时间的长短,主动参与数学活动,把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东西。

教、学具准备

CAI课件、学具钟、活动卡、口算题卡、课文、写字卡、皮球。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制作课件或投影片,利用活泼可爱的动画形象并配音:大家好!我是时间小精灵,我的名字叫“1分钟”。在时间王国里,我有许多兄弟姐妹,你知道他们吗?(此时,学生争先恐后的说出“1年、1月、1天、1小时”等。)时间精灵接着说:大家喜欢他们能干,却把我忘了。其实,我也能做很多事,不信?咱们试试看。(此时屏幕上出示课题:一分钟能干什么)

二、活动体验

活动一  数心跳

心跳象征着生命,那么你的心跳1分钟大约是几下?我们可以数脉搏来知道。教师示范解说数脉搏的方法为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亲自体验,小班制可以两个人一组,一个计时,一个数脉搏,并记录数据,然后交换进行。如果班容量为6070人,也可以46人一组,进行活动。

最后全班汇报结果,教师随即板书部分典型数据进行统计,请学生说一说:通过刚才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会发现:班中心跳最少和最多的同学,男生心跳慢些,女生心跳快些等。通过数心跳使学生初步感受1分钟的长短。

活动二  试一试

教师可以提前印制活动卡,上面列举活动要求,如:

朗读一篇课文,记录1分钟大约读了多少字。

心算,记录1分钟大约计算多少到2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题。

写字,记录1分钟大约能写几个字。

拍皮球,记录1分钟能拍多少下。

……

活动卡课前发给学生每人一张或每组一张,活动时让每一个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来活动,小组成员相互配合,计时并统计数据。最后,全班汇报,说一说,通过刚才的活动,你知道了什么?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继续体验1分钟的长短。

活动三  实践活动

1、先说明活动要求:小组分工,一人看表计时,其他同学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事情做,估计用了1分后停止,计时员记录评判谁的时间最接近1分钟。

2、一首最熟悉的歌,大家估计能用几分钟,然后,推选几名计时员记录时间,播放音乐,共同歌唱,计时员公布准确时间,验证谁的估计最准确。

活动四  听一听

1、引导学生观察自己手中的表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课件出示一个大的钟表,提示:几根表针有什么不同?学生会发现表针长短不同、走的快慢不同,从而得知钟面上走的最快得是秒针,它可以记录比1分钟还短的时间。

3、接着,课件演示秒针走一圈,让学生一边听秒针走动的声音,一边随着秒针数数,形象的感受1秒钟的长短,当秒针走完一圈,分针前进一格,再仔细观察钟面,发现秒针走1小格就是1秒钟,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从而得出:1分钟=60

三、巩固练习

1、读一读,写一写。

由于在上一节课《我们赢了》学生充分接触读时间和写时间,因此,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如果有困难的再讲解辅导。

2、时间单位的换算,采取独立完成的形式,可以用学具中的转表演示帮助理解,在小组交流,教师根据反馈,重点指导、讲解。

3、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先自己填写,再进行全班交流、订正。最后,还可以激励学生列举生活中其他的例子。

4、教师计时,学生在书上完成,比一比谁能在1分钟内完成的又快又准。

四、拓展思维

这是在十四届世界杯足球赛,德国队在最后1分钟进了以球赢了比赛的故事,在上课前,教师就可以查找资料,如果借用精彩片断或图片,会使故事更加引人入胜,学生听完后说说想到了什么?使学生更强烈意识到珍惜时间、把握时间的重要。

1名职业打字员1分钟能打近300个汉字。

人民日报社1分钟可以印刷报纸1000多份。

珍惜时间,从现在做起。

……

五、实践活动

1分钟大约能跑多少米?可在课下到操场上进行,小组合作,收集数据并记录,回班后交流对活动的感受。也可以作为家庭作业布置下去,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

教学反思

有这样一句话: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体验了,就理解了。可见,让学生亲身感受数学、经历数学、体验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方式。但谈到体验,往往较难掌握学生所体会的程度。为突破这一点,使贯穿始终的数学实践活动,要达到 “有趣”和“有序” 的标准,我在《一分钟能干什么》这堂课中,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来突破重点难点。用课件演示当秒针走一圈时分针正好走一小格,也就是1分钟=60秒。使学生把较难的概念变成学生易接受的直观图象;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数心跳、读书、写字、拍皮球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对一分钟有亲身感受,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一分钟的长短,并懂得学会遵守和珍惜时间,同时使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总的来说本节课感觉课堂气氛活跃,活动形式比较多样,教学过程层次清晰,能从生活中寻找生活资源,充分开放了课堂,注重了把课堂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但坐定静思教学中也存在不足,这节课知识比较简单,还应深挖教材,多注重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练习的形式还不够丰富多样。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