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出精品-- “统计”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4页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
3、理解单元格的含义,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过程性目标:
1、经历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获得数学学习的过程,获得数学学习成功的体验。
情感性目标:
1、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工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单元格的含义(1格表示2个单位);
2.让学生体会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单元格的含义(1格表示2个单位)。
【教具准备】
一套福娃卡片(5张),每人1个信封,内装1张统计表、2份统计图,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暑假期间,在我们国家的首都北京举办了一项体育盛事,你知道是什么吗?
生:奥运会
师:嗯。承办了第29届奥运会后,全世界的人民都觉得我们的祖国越来越了不起,生在这样伟大的国家,你自豪吗?
生:自豪。
师:那你知道这届奥运会的吉祥物吗?
生: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
师:也就是——福娃。真不错,还知道他们的名字。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五个可爱的小家伙。
(逐一在黑板上出示福娃图片,学生一起说名字)
师:老师想知道,我们班上的小朋友,最喜欢哪个福娃。
(让个别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的福娃)
师:看来你们很喜欢这5个小家伙,大家都想说。在老师的学校,老师教的一(4)班的小朋友也很喜欢这5个小家伙。昨天的班队课,老师让他们给自己最喜欢的福娃投票,你们愿意帮肖老师一个忙,去统计他们最喜欢的福娃的情况吗?
生:愿意
师:
二、自主实践,探索新知
师:在上课的时候,老师把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和妮妮的照片贴到黑板上,象这样。
(出示课件)
肖老师给全班38位同学每人5个福娃的照片,让他们给自己最喜欢的福娃投票。比方说,最喜欢贝贝,就把手中贝贝的照片贴到黑板上的贝贝下面。肖老师把他们投的票带过来了。
(教师出示选票)
师:请同学们拿出笔和信封中的1号纸,看谁动作最快!
都准备好了吗?那我们要开始统计了。
老师再说一遍,老师拿出一张票,报福娃的名字,就表示有一个小朋友投这个福娃的票。你们要把听到的用你喜欢的方式记录在1号纸上。我们一年级的时候记录过,谁还记得我们都用哪些方法记录?
小朋友们的记录方法真多。下面,注意听了,老师要开始报了,把你听到的用你喜欢的方式记录在1号纸上。
(开始唱票过程,学生各自统计)
师:你们记录好了吗?
生:好了
师:那请同学们去算出桥墩小学一(4)小朋友喜欢的各个福娃的总人数。
师:现在,老师要请坐的最端正的小朋友来汇报他统计的结果。
(展示学生正确作品,让他说自己的统计方法和结果)
师:你们统计出来的结果和他一样吗?
(板书统计出的总人数)
记录的方法和他一样吗?
师:同学们的方法都可以,用正字法记录我们以后还会用到。
(指名1-3个学生汇报)
师:现在,老师把这些数据整理一下。
(完成黑板上统计表)
师:这样,我们就得到了桥墩小学一(4)小朋友最喜欢的福娃统计表。
师:我们一起来看,桥墩小学一(4)班的小朋友喜欢贝贝的有*人……喜欢()的人数最多。我们在统计数据的时候,可以用这样的统计表来表示,其实还可以用——
生:用统计图来表示。
(引导学生说出统计图,实在说不出,就先出示统计图(纵坐标为0—9),再让学生说)
师:我们先来看统计图,在统计图上,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0到9的数字
生:我发现了福娃
生:我发现了格子
师:小朋友们眼睛很亮,发现了数字、福娃还有格子,那你知道这些数字代表什么意思呢?
生:表示一共有9格,一格代表一个人
师:他说的好不好?
生:好
师:那你知道这些格子是干什么用的吗?
生:拿来涂颜色的
……
师:那你能根据左边的统计表完成这份统计图吗?
生:能
师:看来大家都说能完成,都很厉害。现在,老师要请同学来说了。
(点名学生说,教师演示)
师:喜欢贝贝的有2人,我们要涂几格?
生:2格
师:喜欢晶晶的呢?
生:6格
师:喜欢欢欢的有16人,我们来看。
(演示涂9格)
师:这样行了吗?
生:不行
师:那要怎么办?
1、往上添加格子
(让学生说这样涂的原因)
师:这是一种方法,不错,你真会动脑子。
2、涂到旁边格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