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米、毫米的认识 教学设计
分米、毫米的认识
教材分析:
“分米、毫米的认识”是本单元“测量”中第一节的内容。《标准》中指出对此内容的学习,需要建立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本节课是以厘米这个长度单位为纽带,将米、分米和毫米联系起来。借助测量建立1分米、
学生状况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厘米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学生对测量的方法已经掌握,有一定的用直尺测量的能力。对毫米和分米虽没有正式的接触,但学生尺上有毫米,在生活中对毫米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教学中应通过学生动手测量常见物体长度的活动,激发学习新的长度单位的需要,借助测量建立1分米、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各单位间的进率。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 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米尺、IC卡、一分硬币等。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
谈话:请同学们猜一猜, 谈话:米和厘米是我们已经认识的长度单位,请大家用手势比画一下. 要求:明天就是三八节了,老师制作了一张贺卡,你知道这张贺卡的长和宽各是多长吗? 讲解:10厘米就是1分米,20厘米就是2分米。分米也是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就先来认识分米。(板书:分米) |
学生猜完后,教师说明自己的身高并板书。 请同学们拿出这样的一张贺卡,用尺量一量。(长 |
以厘米这个长度单位为纽带,将米、分米和毫米联系起来。借助测量建立1分米、 |
|
二、 观察操作,探究新知 三、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
1. 认识分米。 (1) 找一找。 1分米有多长呢?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直尺,除了0~10厘米之间一段是1分米之外,你还能找出1分米吗? (2)画一画。 谈话:你们能画出长1分米的线段吗?请同学们在纸上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画好后,小组里的同学互相检查。 谈话:请同学们用拇指对准线段的左端,用中指对准线段的右端,比画一下,看1分米有多长? 学生活动后,组织交流。 (3) 说一说。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1分米,你知道 (4) 量一量。 谈话:用米尺来量一量课桌和椅子的高分别是多少厘米,大约各是几分米。 学生测量后,组织交流。 2. 认识毫米。 (1) 谈话:我们每天上课都要用到数学课本,你知道数学课本的长和宽是多少厘米吗?自己量一量。 提问:在量的过程中你们遇到了什么问题?(数学书的厚度不满1厘米)是的,用厘米不能准确地量出数学书的厚度,这就需要比厘米小的单位——毫米。下面我们就来认识毫米。(板书:毫米) 谈话:那1厘米中有多少毫米呢?我们一起数一数。(出示放大了的尺)这里为了让大家看清楚,老师把刻度放大了。(师生共同从1数到10) 谈话:刚才我们数了从0~1这1厘米间有10毫米,除了这个1厘米外,你还能找到另一个1厘米,学着刚才那样,用铅笔尖指着直尺上的小格数一数,1厘米有多少毫米吗? 谈话:再用尺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是多少毫米?(6毫米) (3) 谈话:请同学们再用尺量一量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几毫米?(大约是1毫米) 谈话:那1毫米有多长呢? 提问: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长或厚大约是1毫米,你能举个例子吗?(学生可能想到:银行卡、电话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10张白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提问:你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可以用毫米作单位呢? (4) 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老师量出了橡皮和回形针的长度,你能说说它们的长度各是多少毫米吗? 反馈:你是怎样看出橡皮长35毫米的? 结合学生回答,讲解: 5毫米的地方有一根比厘米刻度线稍短一点的刻度线,因为它在5毫米处,所以我们可以把它称为5毫米线。 再问:这根回形针的长度是多少毫米呢?你又是怎么看出来的? 小结:今天我们又认识了长度单位家族中的两位新成员: 分米和毫米(完成课题板书),还知道了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谈话:学习了数学知识,就要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一(3)班小明写的一篇日记,记录了为妈妈过生日的事,想看看吗? 出示: 2. 量一量。 谈话:请每位小朋友拿出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在小组里讨论一下,选哪个单位合适,然后量一量橡皮的厚度和铅笔的长度大约各是多少?填在练习纸上。 提问:小明不知道括号里应该用哪个长度单位,你能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吗? |
我们大家一起看着尺子数一数, 学生在直尺上找1分米,并组织交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只要是 提问:画长1分米的线段要注意什么?(沿着直尺的边,从0画到10;两个端点不能漏了;画好后要标好长度) 提问:你们能说说在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吗?(学生举例) 学生在小组内活动,教师组织交流,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提问:那数学书的厚是多少呢?请同学们用尺量一量。 (2) 谈话: 指出:直尺上 反馈:谁来汇报一下自己数的结果。也就是说 请同学们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地夹住1分硬币,再用左手慢慢地把硬币抽出来,在拇指和食指之间的长度大约就是 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并说说自己的方法。 出示: 明天是妈妈的生日,我要为妈妈买些礼物。一早,我从2( )的床上爬了起来,到卫生间,拿起1( )长的牙刷,刷完牙吃完早饭,急忙来到超市。超市离我家不远,大约有90( )。一走进超市,我就看到了滚着烤的肉肠,每根都长约1( ),真馋人!逛了一会儿,我选了一条妈妈最喜欢的小方巾,边长约是5( )。我付了款,高高兴兴回家了。 |
让学生通过观察、数一数尺上的刻度,动手量一量,用手势比一比,动口说生活中的实例等多种活动,感知、体验、建立丰富的表象。 选择学生熟悉的身边的事物――小棒和IC卡。让学生在用手夹或捏的动手操作中,感知1分米和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同时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充分参与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