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二年级 数学期末测试质量分析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 数学期末测试质量分析
界水小学 黄英荣
一、试题分析
本次二年级期末试卷从整体上看,试题难度偏难,题量多。它以教材为主要依据,涵盖了我们二年级上册所学的全部知识,它包含了乘法含义的理解、观察物体、统计、100以内的加减法和估算等。内容不偏不怪,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试题注重基础,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了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突出了学科特点,以能力立意命题,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精神。有利于考察数学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本测试卷的字体的字号太小,不利于学生阅读,加上题量又多,学生在40分钟内难于完成,特别对于斜视的黄运巧同学难度更大。
1、强化知识体系,突出主干内容
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检验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次测试题既注意全面更注意突出重点,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保证了较高的比例,并保持了必要的深度。本册重点内容——10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法,在试卷中通过口算、笔算、估算、比较大小、解决问题等形式得到了广泛的考察。
2、贴近生活实际,体现应用价值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是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本次试题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通过填空、选择、解决问题等形式让学生从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3、重视各种能力的考查
作为当今信息社会的成员,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本次试题通过不同的数学知识载体,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4、巧设开放题目,展现个性思维
本次试题注意了开放意识的浸润,在第六大题:解决问题中的第4题的第(4)小题设置了 “你还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决吗?”的开放性题目,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全班共有学生19人,全部参加考试。虽然统考成绩在中心学校同年级排名第一,但从卷面的得分情况来看,总体成绩不理想。学生的考卷面,除了极个别学生之外,绝大多数学生做到了书写工整,卷面整洁,这与平时的指导和训练以及学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下面我就逐题对学生答题的情况进行分析:
1、第一大题是填空
这部分的内容包含了很多的知识点,包括乘法的含义、写自己喜欢的乘法口诀,再根据口诀写算式、长度单位、括号里最大能填几等。学生错误比较分散,并不是集中在某一题,如果要抓紧的话也只是针对个别的学生。
2、第二大题是判断题、第三大题是选择题
这部分的内容也同样包括了很多知识点,而且开放度挺大的,二年级的学生对于文字表述的意思很难理解,所以判断和选择失误比较多,有待以后加强。
3、第四大题是计算
学生的基础知识是否扎实,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比较注重抓基础知识的训练,无论是新授课还是练习课都是如此,特别是计算。计算在数学中无处不在,生活中随时都会用到,所以我平时坚持口算训练,故此次考试计算题的得分率较高,这与平时的强化训练是分不开的。
①口算:这部分的内容都是基础题,直接写出得数,这部分准确率很高,只有个别学生做错1到2题,其余都能满分,我很满意。
②笔算:也就是列竖式计算。这部分内容兼顾了二年级以来所学的所有运算。从整体上看,学生已经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但是也有个别的学生在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时算错了,以后在教学中还要继续加强最基本的计算训练。
③估一估:这部分内容除了个别学生对估算的结果不会正确处理之外,多数学生的得分率较高。
4、第五大题是解决问题
这部分内容是图文并茂,并且逐渐向文字过度,每题都是属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难度很大,学生失分比较严重,此题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从这部分知识的考查可以明显地看出优生和潜能生的差别。
从学生答题情况可以看出,学生的思维受定势的影响比较严重。具体反映在比较简单的与例题类似的典型题目学生解答正确率高,对于比较陌生的题目解答则很不理想,正确率极低,如第六大题“解决问题”中的第1、2、4题,失分率极高。从试题的数据统计可以看出,不在优秀之列的学生的应用题的得分率较低,看错、抄错题目的现象时有发生。由此可见,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及分析的能力较差,有待加强。
三、改进措施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从这几方面加以改进:
1、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
2、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形成过程与能力发展并重。
3、继续加强基础知识夯实和基本练习到位、练习多样的训练。
4、多从学生答题错误中,更深层次反思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的灵活性,联系生活做数学的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做到既面向全体,又因材施教。
5、加强学生读题理解能力。从考试的整体状况来看,在平时的教学中还要注重学生的审题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培养,以及有意识的变换各种题型,注意题目的开放性,让学生学会融会贯通,这样对于开放度大的题目就不怕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