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的乘法口诀》教学实录、反思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2-15 08:40:58

一、唱“手”画“手”,引发兴趣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歌:《我有一双万能的手》,出你的双手,大声地对自己说:“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生: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师:想把你那双万能的手画下来吗?

生:拿出白纸,用水彩笔把手描下来,展示学生作品。
、自主探索编出口诀

师:看着你画的手印,你能想到什么呢?
生: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自由的交谈着。

师:一只手有几个指头?利用这个材料,你能编出5的乘法口诀吗?
生:一个5是五。

: 两个5是十。
教师依据学生汇报的内容板书:一五得五、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反思:教学情境的创设应选取儿童身边的、感兴趣的、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的事例、场景,以此来诱发儿童学习新知的内在动因,促使他们能以最佳的情绪状态投入到教学过程之中。显然,教材中的主题图的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遥远,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于是在有意无意中产生了“画手”的教学情境。学生肯定没有预料到数学课上老师会带他们唱歌,让他们画手,依据“手”编口诀,这让学生产生强大的好奇心,他们突然感觉到:原来数学离我们这么近,学数学是这么的有趣,从而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有效的学习活动中去。)
师:真棒!这可是我们小朋友自己动脑编出的口诀啊!此刻的心情怎样?那就一起来开开心心的读读自己编的口诀!你发现了什么了吗?

1:口诀的第一个字是按顺序排的,第二个字都是“五”,所以就是“一五”、“二五”、“三五”这样子的。
2:每句口诀的积总是比上一句的积多“5”。

35的口诀的得数的个位上的数都是0505这样有规地排下去的。
4:我发现几个5的得数的十位上的数是前面几的一半。

5:我还知道为什么是它的一半呢,因为一双手有10个手指头,4只手是两双手,是20个手指头,6只手是3双手,当然是30个手指头了。
师:根据你们发现的规律,会接着往下继续编5的乘法口诀吗?

学生从五六三十、五七三十五一直编到五九四十五,一直再继续下去还算到了5×105×115×12……
(反思:给学生一个空间,学生还给你一个奇迹,原以为学生只会想到每次加5这个规律,但事实上学生的发现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已经学会调动起生活经验和形象思维,能够深刻地理解5的乘法口诀了。)

三、动手操作加深理解
师:刚才小朋友们动脑记住了5的乘法口诀,现在,用我们万能的小手来做关于5的乘法口诀的游戏。

师:用小棒搭一个五角星,数数用了几根小棒?
教师展示学生用5根小棒拼成一个五角星,再让学生算一算:

师:搭2个五角星要用多少根小棒?你怎么知道的?可以用哪句口诀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不搭,能算出3个五角星要用多少根小棒吗?4个呢?5个呢?
生:10根。

生:略。
⒉写“正”字比赛。

师:老师喊“开始”,小朋友一起写“正”字;喊“停”,就立即放下笔。
分三个层次汇报:

生:(没写完的不算)我写了(   )个“正”字,请XXX帮我算算一共有多少笔?
生:(没写完的不算)我正好写了()笔,猜一猜,我写了多少个“正”字?

生:我写了()个正字,还有一个没写完,只写了()笔,算算我一共写了多少笔?
 

(反思:这里让学生写“正”字,感受“正”字的5画,为后面学习统计的时候用到“写正字”的方法做一个孕伏。)
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师:刚才,老师看到大家动手又动脑,解决了这么多的问题,心里是特别的高兴,我们班的小朋友真是能干!在日常生活中,在你的周围,你遇见过需要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过的问题吗?
1:我们教室里一排有5张桌子;(在学生举例的时候,渗透解决问题的教学,学生说教室里一排有5张桌子,再引导看看有几排?能算出一共有几张桌子吗?怎么算的?)

2:一颗星有5个角;
3:国旗上有5颗星;

4:老师的衣服上有5颗纽扣;
5:后面的黑板报上有一首古诗,一行正好5个字。

6:一朵梅花有5个花瓣。……
师:这堂课,同学们学得非常好,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好好运用乘法口诀解决更多的问题。这节课上到这里,下课。

(反思:当学生的视野开阔之后,会从生活中挖掘无尽的宝藏,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只有再现数学知识与自然科学、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才能扩大数学教学的信息量,才能使课堂充满个性和灵气。)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