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教育文稿  来源:教育文稿  发布时间:2008-10-27 16:30:45
教学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表达“速度×时间=路程”、“工效×时间=工作总量”数量关系的能力.
  2.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自己探求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
教学重点
  通过实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术语表达这些数量关系,并在解答应用题的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
教学难点
  使学生熟练运用这些术语和关系式.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一.             自主探讨,悟出数量关系
教学例3:
1.        前面我们学了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中的哪两种数量关系式?
学生汇报:单价 ×数量=总价     单产量 ×  数量=总产量
同学们想知道我们要学哪两种数量关系式吗?
2.教学例3。课件出示,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理解数量关系
汽车如果每分钟行750米,4分行:
           750×4=3000(米)
小强每分钟步行66米,5分钟步行:
            66×5=330(米)
想一想:这两个问题有什么相同点呢?请同学们在4人小组中讨论。
3.汇报交流结果
4.教师小结:
   我们把每小时(或每天、每分)行的路程叫做速度,行了几小时(或几分、几天)叫做时间,一共行多少路叫做路程。
5.学生讨论:速度、时间、路程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交流后,教师板书:
                速度 × 时间=路程
6.请你举出生活中符合例3所说数量关系的实际计算问题。
7.教师小结:
    通过例3的学习,我们知道例3是有关汽车、飞机、人所行的路程,也就是行程应用题。在一道应用题里,只要知道时间和速度就可以求出路程,反过来,我们要求路程必须要知道时间和速度各是多少。
教学例4:
请同学们自学例4。
1.教师出示自学要求:(1).把你认为重要的地方勾画出来。
                 (2).把你所知道的在小组中讨论交流。
2.        学生汇报交流结果。
3.        课件出示例4,请同学们汇报交流结果。
4.        教师小结:
        1小时,1天生产产品多少,我们叫做工效;所用的几小时、几天,我们叫做时间;一共生产的产品数量,我们叫做工作总量。
5.        小组讨论:从以上的例子中可以找出什么数量关系?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板书:
               工效 ×  时间=工作总量
6,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学的是有关做工的应用题,也就是工程应用题。在一道应用题里,如果知道了工效和时间可以求出工作总量,反之如果要求工作总量,需要哪两个条件呢?
二.              巩固深化,应用数量关系
练一练
       先说出下面各题的数量关系,再解答。
(1)小强每小时能行4500米,2小时能行多少米?
(2)河西纸本厂要装订一批日记本。每天装订340本,10天装订完。这批日记本共有多少本?
       判断下面各题的对错
1.知道每袋洗衣粉的价钱和买的袋数,求总价,应用洗衣粉单价乘袋数。(     )
2.“小明家到电影院的距离是250米,小明从家到电影走了5分钟。小明每分钟走多少米?”是求路程的题目。(    )
3.要求工作总量,必须知道工作的时间和走的路程。(     )
4.“小红每小时走3千米,李老师每小时每小时走5千米。李老师两小时走多少千米?”用“3×5”计算。(      )
扩展题
先填出每题缺少的已知条件,然后在解答
1.----------------做了7天,一共做了多少件?
2.每把椅子12元,-------------共用多少钱?
3.毛毯每大包有20条,---------,一共运来多少条?
4.李老师骑自行车去县城,--------15分钟要行多少路程?
板书设计:
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
 
单价×数量=总价               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速度 × 时间=路程            工效 ×  时间=工作总量

Tags:

作者:教育文稿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