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教育文稿  来源:教育文稿  发布时间:2008-11-19 15:59:33

教学内容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
    教学目的
    1借助有趣真实的情境,对信息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2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激发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感受统计的必要性,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参与热情
    师:过几天要举行一个晚会,老师准备拿气球把教室装饰一下,我想知道你们最想用哪一种颜色的气球。
    你能不能想办法了解一下全班同学的想法?
    让学生拿着小花,希望用什么颜色就把花放在什么颜色的气球上面。
    师: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二、提供信息,体验统计活动
    1师:在晚会上老师还要给同学们准备一些水果,我想知道大家都喜欢吃什么水果。
    在桌子上挑一个你最爱吃的,老师看一看。
    师:我怎么才能知道全班每种水果要买多少个呢?
    (小组长把组内排好的水果拿上来,汇总制成一张统计图。)
    师:看图,数一数每种水果需要多少个?(完成统计表)每种水果买多少个,现在能说了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师:这幅图和这张表除了告诉我们每种水果买多少个以外,他们还告诉了我们什么?
    2翻开书,看一(1)班最爱吃的水果的情况,完成统计表与提出的问题。
    3出示图
    师:办公室买了一些计算工具,有些什么?
    数一数,每种有多少个?(师制成统计图,并指导完成统计表)
    师:像这样的图叫统计图,这样的表叫统计表。
    看这张统计图与统计表,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提出问题后,小组里轮流回答问题)
    三、体验统计价值
    1今天在课堂上统计了什么?生活中哪儿需要统计呢?
    2其实我们身边就有一张统计图,你发现了吗?(红星评比栏)
    师:在元旦晚会上校长会到教室来给我们拜年,谁来看着这张统计图向校长介绍我们班同学的情况?
    师:不管你的红星是多还是少,今后都要加倍努力,使自己每天都在进步!
    点评
    “统计”是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从生活实际问题出发,使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初步认识统计表与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解答简单的问题,借助有趣、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感受生活中统计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课的开始,我创设了召开晚会的情景,在大家兴致勃勃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分水果的问题,为了满足每一位同学的需求,大家开始动脑筋,想办法,从而引出统计知识,让学生从熟悉有趣的事情出发经历统计活动。为了促使每位学生参与到统计活动的过程中来,我设计了在小组内先统计,全班再汇总的收集信息的过程。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象形统计图。为了清楚、明晰地知道每种水果需要多少个,再进一步整理信息,形成统计表,最终解答晚会上分水果的问题。学生在操作和感知的基础上,了解到“为什么要进行统计”,逐步感受统计的必要性,然后根据统计图与统计表借助已有知识基础提出问题,并试着解答问题。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学会看图、看表、在图表中获取信息,进一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拉近数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
    第一个活动“选什么颜色的气球装饰教室”创设出开晚会的情境;第二个活动“最喜欢的水果”,教师引导学生分类、整理、获取信息,体验统计过程;第三个活动“计算工具”由学生自主整理信息,获取信息,体验统计价值。教师只是一个环境的创设者、知识的引导者、活动的组织者,而在整个过程中,参与、体验、主动获得知识的是学生自己。

Tags:

作者:教育文稿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