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查找“鸡兔同笼”更多相关内容
中查找“鸡兔同笼”更多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三角形面积
- ·下一篇文章:鸡兔同笼 教学
鸡兔同笼
一、 教学目标 花园村二小 王振
1、通过学生对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从中发现一些特殊的规律。
2、通过列表举例、作图分析等方法,解决鸡与兔的数量问题。
3、在建模过程中,强化方程的模型思想,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和应用能力。
二、 教材分析
教材在第五单元设置了此项内容,目的是通过列表举例、作图分析等方法,解决鸡与兔的数量问题。特别是用画图法是一种比较形象的方法,特别适合小学生理解,能很快发现鸡与兔的数量。
三、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花园村第二小学地处海淀区,先后被评为教学管理先进校、德育管理先进校的众多荣誉,教学水平比较高,师资队伍强,教育教学受到家长的好评,学生享受优质教育服务,成果显著。学校教学设备先进,每班都有多媒体设备。学生状况良好,来源集中于附近小区,通过学习,孩子们呈现出多层次发展的趋势。
四、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件展示“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数学名体之一。它出自于我国唐代的一部算书《孙子算经》。书中的题目是这样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1)学生口述此问题的现代意思。
2)上有三十五头的意思是 ,下有九十四足的意思是 。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
鸡兔同笼,有20个头,54条腿,鸡、兔各多少只?
3、用大小卡车往城里运29吨蔬菜。大卡车每辆运50吨,小卡车每辆运3吨,大小卡车各运几辆能一次运完?
大卡车/辆 |
小卡车/辆 |
总质量/吨 |
|
|
|
|
|
|
|
|
|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有什么出色的表现?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有以下特点:
1、 运用整合思想,借助现代教育媒体,创设主体情境唤起学生旧知,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利用课件创设鸡兔同笼的情境,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效度,教师抓住了学生的知识增长点,使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身边,体现了课标指出的让学生学习身边的数学的思想。
2、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以学法为多样的理念,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通过全班学生先独立思考,为讨论交流做充分积极的准备,在学生独立解答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指出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不同层次的数学”,体现了对学生学习的人文设计。
六、案例点评
1、 寓教于课外
本课能把学生的学习空间拓展到课外是成功的独到之处。让学生跨越时空学习,保持学习的欲望,在家长面前体验成功,同时得到心理满足。
2、 重过程、重体验、重交流、重展示
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实践,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主动探究,合作交流,
点评人:花园村二小 郭玉平
我们以前学过哪些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请你先想一项,再试一试,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独立解决,在小组交流,全班反馈。
方法1:从有1只鸡开始,一个一个地试,把试的结果列成表格。
方法2:先分析,比较后列表再试。
头/个 |
鸡/只 |
图/只 |
腿/条 |
20 |
1 |
19 |
78 |
20 |
5 |
15 |
20 |
20 |
10 |
10 |
60 |
20 |
15 |
5 |
50 |
20 |
14 |
6 |
52 |
20 |
13 |
7 |
54 |
腿多了,是兔子太多了,减少兔子数。
腿还多,再减少兔子数。
比54少了,兔子应在5和10之间。
方法3:先假设鸡、兔各有10只,列表再试。
头/个 |
鸡/只 |
图/只 |
腿/条 |
20 |
10 |
10 |
60 |
20 |
12 |
8 |
56 |
20 |
13 |
7 |
54 |
60›54兔子多了,应减少兔子。
(二)巩固新知创新发展
请利用表格解答下列各题。
1、鸡兔同笼,有17个头,42条腿。鸡、兔各有多少只?
头/个 |
鸡/只 |
兔/只 |
腿/条 |
|
|
|
|
|
|
|
|
|
|
|
|
|
|
|
|
2、小明的储蓄罐里有1角和5角的硬币共27枚,价值5.1元。1角和5角的硬币各多少元?
硬币总数/枚 |
1角/枚 |
5角/枚 |
总钱数/条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