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查找“鸡兔同笼 教学”更多相关内容
中查找“鸡兔同笼 教学”更多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鸡兔同笼
- ·下一篇文章:校长执教的《小树有多少棵》课堂实录与赏析
鸡兔同笼 教学
鸡兔同笼
海淀区实验小学 张燕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现实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的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进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
2 应用假设的数学思想,在解题中数形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鸡兔同笼”的活动中,通过列表举例、画图分析、尝试计算等方法解决鸡兔的数量问题。
二、教材分析:
(一)设计意图:
本教材向学生提供了现实、有趣、富有挑战的学习素材,借助我国古代趣题“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展开讨论,应用假设的数学思想,从多角度思考,运用多种方法解题,学生可以应用列表法(逐一列表法、跳跃式列表法、取中列表法)。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逐步探索不同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设计思路:
遵照《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在课程设置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探索和交流的空间,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通过教师创设的现实情景,让学生投入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去,自己去研究、探索、经历数学学习的全过程,从而体会到假设的数学思想的应用与解决数学问题的关系。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数形结合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中应注意鼓励每个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注重学生之间交流,使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提高,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物,体会数学的价值。
三、学生状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在三年级时已初步学习了简单的“鸡兔同笼”问
题,他们已经初步尝试了应用逐一列表法解决问题,还有一些学生在奥数的学习中已经学过,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学生的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有一定的小组合组经验。
四、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1 明前课题:今天我们共同研究鸡兔同笼问题。(板书:鸡兔同笼)
问:鸡兔同笼是什么意思?
生:鸡兔同笼就是鸡兔在一个笼子里。
课件:出示图
师问:请你说一说图中有几只兔子几只鸡?
生1:我猜是7只兔子5只鸡。
生2:不一定。因为有一棵树把鸡和兔子挡住了,所以我不知道各有几只。
(二)探求新知。
1. 独立学习。
师:如果告诉你:鸡兔同笼,有20个头,54条脚,鸡、兔各多少?能求出几只兔子,几只鸡吗?(出示题目)
师: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想好了,写在作业纸上。
2. 小组交流:
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看那个小组的方法多样。
3. 集体讨论并汇报
师:哪个小组说说你们的想法?
小组1:我们采用列表法得出的答案。(实物投影展示小组的成果)先假设有1只鸡,19只兔子,脚就有78条。脚太多,然后又假设有2只鸡,18只兔子,脚还是太多了。这样试下去就得到了有13只鸡,7只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