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钟表》教学实录与反思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2-17 19:55:54
《认识钟表》教学实录与反思

教材分析:
《认识钟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基础。同时,时间和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让他们正确认识时间,合理利用时间,使他们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以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休息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在生活中已经潜移默化地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地存在,而且每一个家庭都有钟表,孩子并不陌生。

   
设计思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抓住孩子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教学法,创设情境,认识一个新朋友亮亮,首先帮助亮亮改正缺点,然后和亮亮一起认识钟表,再次学习“亮亮的一天”,最后亮亮邀请小朋友玩数学闯关游戏。用一个统一的人物形象将教学的几个环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感受时间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体会到时间的重要性。
    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动手,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认识钟表的组成部分,知道时针、分针及钟面的数字。
        2)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结合生活经验使学生建立整时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教具准备:课件、钟面卡片、钟面头饰。

学具准备:学具模型钟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老师认识一个小男孩,叫亮亮。这里有他的几张照片,想不想看?
生:想。

师:瞧,他在干什么?
生:看电视。

师:晚上10点半还在看电视,早上7点不起床,7点半才起床,跑到学校已经8点了,迟到了!
师:你们觉得亮亮的表现怎么样?

  你们哪些地方和他不一样呢?
  怎样帮助亮亮,让他和你们一样?

  这节课我们就和亮亮一起认识钟表。(板书课题)
 

(新课的导入是学生学习新知的桥梁,也为一堂课的气氛定下了基本的基调。抓好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创设情境,激趣导入。看图片,听故事,创设情境,让学生指出故事中亮亮的不足,为了帮助亮亮改正缺点,和亮亮一起认识钟表,导出课题。)
 

(二)引导探究
⒈认识钟面

①师:要认识钟表,就得知道钟面上有什么,谁能说说钟面上有什么?
(出示7时的钟面)

生:有时针和分针。
师:钟面上哪根是时针,哪根是分针?你怎么知道的?

生:又粗又短的叫时针。(课件指出时针)
师:你真善于观察,你们的钟面上也有时针,找出来指给同桌的小朋友看看。

师:那么分针长得什么样的?
生:细细长长的是分针。(课件指出分针)

师:把你们钟面上的分针找出来,指给同桌看看。
师:钟面上除了两根针外,还有什么?

生:还有12个数。
师:一起数一数12、——12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出问题,让孩子当小老师介绍钟面的结构,同时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学具钟面,通过互相说一说,数一数,摸一摸的活动感受时针和分针的特点,得出钟面的基本结构,将学生无序的思维变成有序,将知识转为内化,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比教师直接给予答案,更能使学生记忆深刻。)

 
⒉认识整时

(出示故事中出示的四个钟面)
①师:根据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如果请你把这4个钟面分分类,怎样分呢?为什么这样分?

生:有两个钟面的分针指在12,另外两个钟面的分针指在6
师:你们真善于观察,按照你们的想法,老师把它们分成两类,像这样时针正好指着数字几,分针正好指着12的时间叫整时。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整时的认读。

(引出“整时”的概念时,我让学生看故事中的四个钟面,让学生分类,一类为半时,一类为整时,这样的教学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力,突出了整时钟面的特征,同时又为下一课时做铺垫。)
 

(出示7时的钟面)
师:这个整时钟面你们认识吗?

生:7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板书7时)
师:你说的真不错,这是汉字表示法,还可以写成“700”,你见过这样的时间吗?在哪里见过?

生:电子手表上见过。
师:这叫电子表示法,同一个钟面有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

师: 7时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1:起床,刷牙,洗脸。

2:吃晚饭。
师:怎么有的小朋友起床,有的吃晚饭?谁说错了?

师:其实他俩都没有说错,一个是说早上的7时,一个是说晚上的7时,时针一天要绕钟面转两圈,一天中有两个7时。
(出示8时的钟面)

师:这个整时钟面你们认识吗?
生:8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就是8时。(板书8时)

师:电子表示法怎样书写?拿起小手老师一起写写。(书空练习)
师:上午8时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出示3时和6时的钟面)
师:这两个钟面分别是指几时?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汇报)

生: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33时。
生: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66时。

师:下午3时和晚上6时你们分别在干什么?
③小结:同学们回答的真好,认识整时的方法很简单,分针指着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

    
(在教学这部分时,我有意识的问:这个时候小朋友在做什么?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了解到时间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同时重视教学时间的两种表示形式,规范书写。)

 
⒊师:在生活中,我们做的事和时间紧密相连,时间真的很宝贵,我们要懂得珍惜,你们瞧,亮亮在大家的帮助下认识了时间,现在他把自己的学习生活安排的可好了,想看看吗?(课件出示“亮亮的一天”)他在什么时刻做什么?请打开课本完成92页。

(同桌的学生交流后汇报)
师:你认为亮亮的一天安排的怎样?你的一天中有哪些地方和他安排的不一样?你们要向他学习什么?

师:对,我们应向亮亮学习,不睡懒觉,做健康、聪明的好孩子。
 

(在学生学会了整时读写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完成“亮亮的一天”,巩固了新知,同时与自己的生活安排相对比,通过交流促进主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反省,让孩子们对正确的行为认识深刻,德育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
 

(三)巩固迁移
⒈游戏:找朋友

师:为了感谢大家的帮助,亮亮邀请同学们和他一起玩数学闯关游戏,你们愿意吗?
师:第一关找朋友,课前老师给有的同学发了钟面头饰,有的发了卡片,请拿了头饰的小朋友戴好它站在讲台上,剩下的同学你们手中的卡片对应的哪个钟面呢,你能找到吗?音乐响了就开始,音乐停了就结束,看看谁最先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⒉游戏:拨钟
师:同学们真棒!顺利的完成了第一关,还有第二关,有信心吗?

师:你会拨钟吗?你知道时针和分针是怎样转动的吗?
师:请你拨出屏幕中给出的时刻。

(学生互相看看拨出的钟面,进行点评。)
 

(设计了数学闯关游戏,激发学生的挑战欲,寓教于乐,溶练习于游戏之中,让学生玩乐中巩固知识,“找朋友”的游戏,巩固钟面和两种记时方法之间的联系,同时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将课堂气氛推向了一个高潮。拨钟练习让学生动手操作,以动促思。)
 

(四)小结升华
师:同学们,在这一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

师:你觉得你表现的怎样?
师:钟面上还有许多的奥秘,等待着小朋友们去探索学习,课后每位同学自制一份作息时间安排表,以规范我们的学习生活,成为一位惜时守时的好孩子。最后让我们在歌曲《时间是小马车》中结束这节课吧。

 
(在最后的环节中让学生回顾一节课的收获,同时进行自我评价,课后作业将学到的知识用回生活,进一步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达到学以自用的目的。)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100%(1)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